第32部分(2 / 4)

小說:青白鹽 作者:九十八度

打聽到,亂兵所過之處,大戶人家無不家破人亡,他準備舉家逃難。可是,大片的土地帶不走,帶不走就跟沒有一樣,好壞兌些活銀子隨身帶上保命是正經。可是,這年頭誰還掏錢置不動產呢。輾轉反側一夜,終於思得一個妙策。第二天一大早,他找到馬正天說,賢侄呀,老叔最近手頭有些卑賤,急缺銀子使喚,只得拉下老臉,到你這兒抓借一點,也不白借,將來還你利息的。馬正天說,年叔呀,不是小侄說你老人家,你這是大年三十借蒸籠,你蒸的吃,讓我烙的吃呀?年老太爺心中有事,當即紅了臉。隴東地界過年是要蒸饅頭吃的,烙餅子屬於日常湊合,過年不蒸饅頭而烙餅吃,那是不懂得過日子的懶漢生活。馬正天是小輩,自感話說的重了,嘻嘻一笑說,小侄看見年叔親切,便口無遮攔,說笑的,年叔有困難,小侄哪怕自家日子不過,也要慷慨援手的。年老太爺嘆息一聲說,老叔知道是為難侄兒哩,可有什麼辦法,幾年前,為了幫助侄兒籌本錢,從你這兒挪用了幾畝地,害得你受了我老嫂子好一頓埋怨,老叔心裡實在過意不去,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手頭實在太緊,也實在沒辦法,只好出此下策,當年你拿地換銀子,現在我也拿地換銀子,如何?馬正天說,怎個換法?年老太爺流淚道,本來地是家業根本,錢多少都是不可出手的,可如今事拿住人了,只得隨行就市。馬正天早打聽好了,董志塬到處都是賣地的人,一畝地由一個月前的二十兩,半個月後,降為一畝十兩,六天前,降為一畝五兩,這幾天,成一畝二兩了,和白送差不多。一個月前,母親讓他趁機買地,他不動手,直到前天一畝二兩時,母親見他無動於衷,又要打他,他答應了,卻不動手。他在等待年家登門,他不願從零散小戶那裡東買一片,西買一片,他要連片的大平原。年老太爺見他傻乎乎真上鉤了,心裡覺得虧欠,本來要把三千畝土地一次賣給他的,臨到頭又忍住了,留下五百畝,馬正天以五千兩銀子買回了平展展的二千五百畝土地。年老太爺怕馬正天變卦,馬正天怕年老太爺變卦,兩人當即叫來各自中人,劃定地界,寫了地契,都發誓,這是一樁公平交易,永不反悔。

事情了結後,馬正天把地契拿給母親看,母親不識字,死活不相信,叫來孃家弟弟,確定真實無疑,她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兒子都娶妻生子了,她仍一把摟在懷裡,說了一聲:這才是我的好娃!有別人在場,馬正天羞得不行,急忙拱出頭來,紅著臉說:媽,我答應把咱家的地贖回來的,現在好歹贖回來了,可是,有一件事情我必須給你老人家說明白了,亂兵快要打來了,咱得撂下土地逃難。母親的態度讓他大吃一驚。母親說,我知道,你以為我老糊塗了,沒有大亂子,二兩銀子買一畝地?人家瘋了,還是你瘋了?娃,你做得對,亂兵可以燒房殺人搶東西,卻搬不走土地,他們總有走的時候,他們走了,咱再回來,地還是咱們的。母親掄起柺杖將站在一邊伺候的馬王氏狠抽一下,厲聲說:給你男人擀臊子面吃!母親的見識真讓馬正天沒想到。他只是想從年家把土地贖回來。當年因為他的賣地,家裡人和鄉鄰們可沒少說他,他成了敗家子的代名詞,人人都認定他是二桿子,腦子不整齊,鼻涕下來拿拳頭往上捅的半心子人。

做完這筆生意,馬正天感到良心不安,雖是兩廂情願,而且,又是年家以坑他為目的的,但他覺得做事不可過分。念起年老太爺為了不把他坑死,少賣了他五百畝地,人有一念之善,就該有一善之報。在年家準備舉家逃難時,他去年家了。年老太爺以為他要反悔,起初裝病不願見他,在他的堅持下,見了。見了面,年老太爺面色像剛從冰窟窿裡撈出來的,他說,兵荒馬亂的,這娃還有心思串門子啊?馬正天笑笑說,聽說年叔要走,來看看。年老太爺說,都啥光景了,你不走嗎?馬正天說,我要走的,年叔你準備去哪裡?年老太爺悵惘許久說,我能去哪裡,走到哪裡算哪裡唄,到處都在打仗。馬正天說,侄兒正是為這事來的,侄兒聽說,千里方圓都在打仗,死了的人把大路都堵了,我們到哪裡還不一樣?年老太爺說,總不能在家等死吧?馬正天把自己在馬蓮河川的根據地說了,並邀請年家一同去避難。兩家共同逃過了一場劫難,戰亂平息的當年,年老太爺回到西峰一看,自家的宅子雖然留了下來,也已經殘破不堪,往日繁華的西峰城萬戶蕭疏鬼唱歌,舉目都是荒涼。他當即昏倒在地,當夜在彌留之際,把幾個兒子叫到炕前說:今後你們要夾緊尾巴做人,不要與馬家較勁了,氣數在馬家,不在年家,把咱們的祖產能夠保住,祖墳不斷香火,就算是賢孝兒孫了。他把家政大權交給了穩重篤實的大兒子年如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