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秘書處。以後又有調整。根據中央的決定,各地相繼成立了社會部,其中有中共西北局社會部(陝甘寧邊區保安處)、中共北方局晉察冀分局社會部、中共晉西北區黨委社會部及潘漢年、王超北情報系統等。
社會部的任務是:“一、有系統地與漢奸敵探作鬥爭,防止他們混入黨的內部,保證黨的政治軍事任務的執行和組織的鞏固。二、有計劃地派遣同志和同情分子,利用一切機會一切可能打入敵人的內部,利用敵人中一切可能利用的人,從加強敵人內部的工作達到保衛自己。三、收集敵探漢奸奸細活動之具體材料和事實教育同志,提高同志的警惕性。四、管理機要部門的工作,保障保密工作的執行。五、經常選擇和教育可以作此種工作之幹部。”①
以往,中共的情報、保衛系統機構變動大,工作分散,情報與保衛之間,蘇區與白區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一直沒能形成完整統一的系統。現在,中央與地方各級社會部的建立,調整了中共情報、保衛工作各機構、各方面、各層次之間的關係,完成了系統化、統一化、效能化建設。
這個十分重要而神秘的中央社會部,簡稱“中社部”。
第三章 三八式:步槍、幹部、中社部
康生部長、潘漢年、李克農副部長(1)
中社部存在之日康生就是部長,一直管了六七年。談起中共的情報、保衛工作,不能不談談這個康生。
作者去過康生家一次,那是媽媽帶著兩個兒子去看望“曹大姐”。爸爸按說當年也是康老部下,不知為何沒有同行。可能是六十年代初期吧,記不準日子了,那時康生還不像文化大革命期間那樣顯赫,那次家訪也就沒有被當作歷史性時刻牢牢記住。
那是一次逛王府井百貨大樓,媽媽碰上出門給康生買衣服的曹軼歐,聊天之間發現兩家就在樓前樓後,走路不過五分鐘,曹軼歐記得對方會畫畫,就說請來家裡教教孫女。
康生家住景山後街的一處大院,院中幾幢洋房,紅色鐵皮的尖頂坡度很陡,屬於北歐樣式。會客室房間很高,傢俱很老,值得注意的東西就是這家待客用葡萄乾。兩個男孩還沒有逮夠葡萄乾,媽媽就告辭了,也不知談了什麼。那時候要知道今天寫到康生,還不多用些心思?
出門之後,媽媽教導:“不要光吃葡萄乾,看看曹大姐,袖口還有補丁,曹大姐上班在頤和園那邊,自己擠公共汽車!”這就讓人鬧不明白,穿補丁衣服有什麼奇怪?從小接哥哥的衣服都有補丁。擠公共汽車不好嗎?媽媽每天從地安門到酒仙橋上班要騎車呢。
那次家訪康生,沒有留下任何特別的印象。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媽媽挨鬥,才想起——媽媽還認識曹大姐呢!媽媽卻說,相識是由於延安審幹的時候,曹大姐蹲點把媽媽當做特務關進監獄!
看來我家不會沾這個曹大姐的光了。
中央文革接見的時候,紅衛兵管江青叫“江阿姨”,江青大為光火,說阿姨是保姆。這就令人詫異,那曹軼歐可是叫“曹大姐”的,論輩分大姐還不如阿姨。可是,還是沒有人叫江青“大姐”。黨內黨外,人們只是叫“鄧大姐”、“帥大姐”、“康大姐”。直到九十年代,作者才從一位中央警衛局領導那裡打聽清楚:大姐不是隨便叫的。在中央辦公廳,人們只管大革命時期入黨的女同志叫大姐,1927年以後的都不行!
“康老”、“曹大姐”,這兩個稱呼,都帶有相當程度的尊敬。據說,延安時期能夠稱“老”的,也就是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徐特立四位六十以上的老人,可年齡偏小的康生居然也能稱“老”!
文化大革命使人們看清這個“康老”的水平。一箇中央領導,居然能指著雲南省委書記趙健民喊:“我看你的樣子就是特務!”趙健民就這樣被抓起來了。看相?紅衛兵抓叛徒還要調查歷史呢!康生的品德也令人鄙夷。總是喊“永遠同江青同志站在一起!”臨死又向毛澤東揭發江青是叛徒,早幹什麼去了?到這個時候,連中學生都恨江青了!
文革結束,康生被開除黨籍。人們看到,江青整老幹部,大多靠康生提供炮彈。這才知道,康生在延安審幹和搶救運動中整過許多人。
作者的父母都曾經歷延安審幹,二老常說:公安保衛工作在刀刃上走路,執行政策不能有一點兒偏差!那麼,長期主管情報保衛工作的康生,怎麼那麼“左”呢?父親只說了一句:“康生這人是個謎。”
帶著這個謎,作者追問了許多瞭解康生的人。
康生出身山東膠縣大戶人家,讀過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