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日本人也樂呵呵地赴宴。酒醉心迷之際,宴會上響起槍聲,日本人抵抗不及,全部被殲。
武漢“八辦”大樓裡機構最多,有中共中央代表團、中共中央長江局、八路軍辦事處。國民政府此時也在武漢,武漢八辦其實就是駐京辦。
不掛牌的中共長江局,領導著整個中國南方的地下共產黨組織。李克農對外是八路軍秘書長,對內又是長江局秘書長,又著手恢復與重建南方各省的地下組織。年把時間,南方十三省全部建立省委或省工委。1938年8月日軍攻陷廣州威脅武漢,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李克農率領武漢八辦人員,冒著敵機轟炸,徒步前往長沙八辦。
歷盡艱難,武漢八辦的人們到達長沙八辦。剛剛睡了一個安穩覺,國民黨長沙駐軍又驚慌失措地搞“焦土抗戰”,自己放火點燃長沙城。滿城大火,周恩來、葉劍英、李克農指揮長沙八辦人員搶出重要物資,衝出長沙。
兵分兩路,周恩來帶隊去重慶,李克農帶隊去桂林。於是,又有了重慶八辦,桂林八辦。
國民黨桂林行營主任李濟深堅決抗日,與共產黨關係良好。李克農在桂林八辦巧妙地將公開工作和秘密工作結合起來,一方面聯絡國民黨愛國人士,一方面繼續秘密重建南方地下黨組織。
經歷國共合作與國共分裂的共產黨,此時已不再幼稚,雖然有了合法身份,仍將國統區的組織置於秘密狀態之中。李克農在桂林建立的電臺,成為中共在南方的中心電臺,也設公開和秘密兩套,聯絡物件:延安中共中央、重慶南方局、八路軍前敵指揮部、新四軍軍部、廣東韶關八路軍通訊處、貴陽八路軍通訊處、海南島瓊崖縱隊、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廣西省工委、湖南省委、江西省委、香港、東南亞、南洋地下黨組織。李克農還選調可靠交通員,秘密傳送黨的重要檔案,建立交通線路:桂林——梧州——台山——澳門——香港,香港——汕頭——潮安——豐順——興寧——韶關——衡陽——桂林,桂林——鎮南關——河內——海防——香港,各條線路都透過桂林中轉。
李克農在桂林廣泛聯絡愛國進步的文化界人士,開展抗日救國的文化活動。一些特別秘密的共產黨員,則由李克農單線聯絡,不與當地黨的組織發生橫向聯絡。國際新聞社負責人胡愈之、範長江,廣西地方建設幹校教務長張雲喬,廣西綏靖公署政治部侯甸,三青團廣西支團部周可傳,第四戰區司令部左洪濤,文化界陳翰笙、姜君辰、孟超等著名人士,都長期以非共身份活動,有的人直到建國還沒有公開。
第五章 深入虎穴
令國民黨特務頭疼的“八辦”(3)
利用合法身份從事情報活動,中共的情報工作順利完成新形勢下的轉變。這可弄得專職反共的國民黨特務十分頭疼,共產黨員穿著同樣的軍裝活動,國民黨特務總不能隨意抓捕國民革命軍的軍官吧?如何應付新的鬥爭方式,國民黨特務一時還拿不出辦法!
1941年,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製造皖南事變,宣佈取消新四軍番號,同時強令封閉桂林八辦。皖南的屠殺,隨時可能在桂林重現。李克農按照中央部署堅持工作,同時準
備轉移。派申光將桂林中心電臺轉到香港,繼續保持中共中央與南方組織的無線電聯絡。周密安置進步文化人,通知可能受迫害的人先行轉移。1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鑑於全國各地的八路軍辦事處已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可能,應迅速撤銷,儲存重要幹部。李克農率領桂林八辦十幾個留守人員,乘坐一輛大卡車一輛小汽車轉往重慶。國民黨中央下令阻攔扣留八辦車輛人員,沿途關卡險象環生。機智過人的李克農一會兒拿出李濟深放行手令,一會兒穿上少將軍裝恐嚇,最後又捎腳一個國民黨上校特務,終於安全抵達重慶八辦。
1941年3月,李克農奉命率領桂林八辦部分人員,從重慶返回延安。毛澤東設宴款待李克農全家,朱德作陪。毛澤東親切地說:“我們以為你回不來了!”
當月,毛澤東點名李克農任中社部副部長。9月創立中央情報部,李克農又任中情部副部長。
情報工作本是李克農的老本行。這次李克農帶回延安的,不僅有桂林八辦的人員和物資,還有南方十三省的地下組織,還有絕對機密的情報關係。①
“八辦”為中共的公開對外工作創立經驗。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國民黨、共產黨、美國三方成立軍調處,李克農又是其中干將。
第五章 深入虎穴
邊保出擊
按照中央情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