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中國秘密戰 作者:賴賴

的部署,陝甘寧邊區保安處也展開進攻性情報工作。

紅軍時期的保衛局系統只管保衛不搞情報,抗戰時期的保安處是保衛和情報兩手都做。1936年、1937年的時候,邊保剛剛嘗試情報工作,還特別強調成份,只信任工農小資產階級,連商人都不用。派出一兩個自己人化裝成商人到白區走一趟,始終收穫不大。1938年以後開始建立據點,劉子義在綏德利用抗敵後援會活動,葉運高在洛川以抗大的名義掩護工作,

還派出兩三個情工人員,在農民中發展了幾個關係。1939年,又增設趙去非負責的富縣據點,李啟明負責的綏德據點。邊保的情報工作儘管已經從無到有,但還是不敢放手用人,而且處處顧慮,生怕影響同國民黨的合作。

1940年底,根據中社部《關於開展敵後情報工作的指示》,邊保召開第一次外勤工作會議,提出“大膽放手,積極開闢”的方針,決定在各地區都建立外勤據點。作為邊區的情報、保衛機關,保安處的外勤工作具有區域性特點,主要圍繞邊區邊境,對當面之敵展開工作。

延安東北的綏德、米脂據點,針對榆林方向的中統區室和軍統站;延安南部的富縣、甘泉據點,針對洛川的中統區室和軍統站;延安西南的定邊、隴東據點,針對西峰的中統區室和軍統站。邊保各據點的情報幹部增至40多人,三邊派了葛申,隴東派了陳石奇,關中派了曲及先,邊保布魯帶人巡迴指導。

各專區的保安分處和縣保安科也有情報力量。各情報據點,都注意向敵特機關內部伸展力量,建立內線。

關中地區,邊區伸向國統區的突出部,胡宗南擔心的“囊形地帶”,這裡的情報工作格外重要。關中分割槽的外勤機關對外稱專員公署秘書處,曲及先任秘書主任。秦平任外勤組副組長,對外是貿易公司的經理。曲及先親自掌握西邊的幾個內線,張仲平住在柳林管東線,陳鑑以赤水縣統戰部長的名義管淳化一帶的派遣工作,楊宗耀以新正縣參議會副議長的名義對外。關中地區的人們,不少是家住共產黨的邊區,職業工作在國統區,這就有利於外勤組發展力量。關中外勤組積極工作,很快就在國民黨機關內部建立一批內線。在耀縣發展高小校長何振東、胡家弟兄、孟家弟兄,成保長等人;在富平利用哥老會爭取非法武裝方老五。淳化縣的地下黨員王萬裕利用國民黨員的公開身份,秘密建立情報組。旬邑縣的地下黨員李樹楨家在邊區,利用小學校長身份,建立情報組。最為突出的是派楊宗耀的侄子楊宏超打入中統,任專職調查員。這個楊宏超後來被懷疑為雙重間諜,成為延安“搶救運動”的典型案件,轟動邊區。

楊宏超在邊區的邊界地帶小椅子村當小學教員。小椅子村外一華里就是國統區,楊宏超收到國統區寄來的策反信件,不知怎麼應對,就寄給叔叔楊宗耀。楊宗耀是關中地區的老黨員,曾經掩護習仲勳搞地下工作,知道策反人張佔英是個叛徒,與國民黨旬邑縣黨部有關係。楊宗耀向組織上彙報此事,外勤組長曲及先認為是個機會,與關中地委書記習仲勳研究,決定將計就計,派楊宏超利用這個機會打入中統。布魯也親自與楊宏超談話,佈置他如何取得信任。

按照組織部署,楊宏超向中統彙報假情報,謊稱自己發展的特情有新正縣委書記李科,這就贏得中統信任,當了專任調工。楊宏超為人沉著,不時帶些國民黨的情報回來,邊保也讓他給中統一些邊區的假情報。

楊宏超發現,國民黨旬邑縣黨部書記長蒲隨昌和蒲又傑都是中統專職特務;還獲悉中統對邊區的派遣計劃、活動物件名單,查知中統在邊界地帶活動的幾個特務,分幾次抄回國民黨《黨網活動細則》。根據楊宏超的情報,秦平整理了一份情報《中統陝室特務一瞥》,受到邊保肯定,楊宏超被批准為特別黨員。①

綏德的李啟明眼光長遠。李啟明在綏德發展了魯南情報組,還與打入國民黨部隊的毛培春恢復建立了聯絡。邊保偵知,軍統西北特偵站在蘭州辦了一個特務訓練班,專門培訓派往陝甘寧邊區的特務,於是策劃打入這個“蘭訓班”。按照邊保部署,李啟明要毛培春設法打入“蘭訓班”。

毛培春到蘭州投考,順利進入蘭訓班。這個學員比別人多了一重共產黨情報訓練班的經歷,學習當然出色。從這第二個情報訓練班畢業後,毛培春加入軍統工作,被派到洛川任憲兵司令部任特高組組長,兼任耀縣特高組組長。身處敵營的毛培春一直鍛鍊自己的記憶力,硬是純憑記憶,向邊保提供了蘭訓班學員的全部名單。這批特務剛剛進入邊區,就全部被邊保掌握。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