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藍色管理 作者:這就是結局

人假設強調人不僅有社會心理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具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的層次,隨著低階別需求的滿足,每個人都會產生高階別的需求。個人需求層次的不同,決定了個人行為動機的不同。

動機管理視自我實現為人的最高需求,認為在不同的環境下、對不同的人,管理者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層次,採用相應的辦法激勵他們,以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使組織成員的需求與組織目標相一致,實現員工與組織的雙贏。

引 言

隨著歐洲文藝復興的興起,西方人文主義運動逐漸發展起來。人文主義的核心是人本主義,它把個人提升到了社會發展中前所未有的高度,將人的幸福和人的發展看作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標誌。人文而非神學逐漸成為社會意識的主要組成部分,並推動了西方社會的快速發展。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看到馬丁·路德領導的新教改革運動,否定經院神學,反對其蒼白的重智主義,強調人們的內心情感生活,從而在中歐的普通民眾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震動。與此相仿,我們又看到亨利八世的代理人在牛津燒燬司各脫的著作;〃至尊法〃使英國教會和羅馬教皇一刀兩段。這些事實都說明了〃現實中的人〃逐漸取代了〃哲學中的神〃,成為上層意識形態和主流世俗文化所關注的物件。伴隨著這種人文主義的復興,人的發展和人的價值實現獲得了社會生活的話語權,這其中的核心就是社會發展要以滿足人的各方面需求為最終目的。

在西方管理當中,這種思想同樣也取得了主流地位。它不是來自於政治哲學的推動,而是緣於組織發展的實踐。在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領導者逐漸發現,需求決定動機,動機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滿足員工不同層次的需求是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實現員工和組織雙贏的關鍵。西方管理實踐表明,金錢、工作環境等物質性的獎勵是激勵的主要手段,但愛、歸屬感、成就感、自我實現等方面需求的滿足更能有效地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找準了員工的需求,就找準了讓員工從被動變為主動的根源。

1.滿足需求……百年企業的管理精髓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如果問老闆們一個問題,什麼是提高企業效率的關鍵因素?大多數人可能回答:制度和分工。的確,管理的歷史已經表明了,嚴格的組織制度和明確精細的組織分工是保證員工高效工作的〃必殺技〃,它在節省組織成本、〃榨取〃員工血汗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僅憑這兩點,組織就能獲得不竭的動力源泉嗎?或者說,有了制度和分工,我們的企業就能運轉靈活,盈利不止嗎?在實踐當中,許多管理者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的企業制度已經非常嚴明瞭,員工們也都累死累活,但效率卻沒有多大的提升。這是為什麼呢?這裡,先讓我們看看組織的構成。

一個組織的構成包括兩個基本因素,一是生產工具,另一個就是人。生產工具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死的工具,任憑你如何去開發它,它的能量畢竟有限;但活的人,他的能量是無限的。聰明的領導者要學會開發人的無盡能量。制度與分工是靜態的管理手段,即使制度再嚴明、分工再精細,它們也有〃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會踏上一個〃滯漲〃的階段,所以,組織要想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收益,就必須從人的角度來挖掘新的管理手段。在西方的大企業那裡,這種辦法就是以滿足員工需求為基礎的激勵手段。

……滿足需求才能激發潛能

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如何去激勵人,去激發人的工作熱情是每一個優秀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伴隨著需求理論的發展,西方管理者發現,透過滿足員工的需求來激發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是實現組織高效率、高效益的靈丹妙藥。美國著名的智囊公司……蘭德公司花費了20年的時間跟蹤世界500家大公司,發現百年長盛不衰的企業具有的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樹立了超越利潤的社會目標,不以利潤為唯一追求目標。其中一條重要原則就是,那些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都將人的價值實現作為企業發展的根基,人本價值觀是百年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文化基礎。

〃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建立一個百年的長青老店,就須得在組織中注入常新的元素。組織的員工就是這種元素,但皮鞭是打不出活力的,只有激勵和引導才能從本質上調動人的主動性。有些管理者會說,激勵太簡單了,我們都會,不就是多發工資、多給福利就行啦。其實,這是目前激勵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