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衡量一所中學質量優劣的唯一標準,能夠進入重點大學的唯一要求也是考試分數——所有大學錄取學生的唯一依據就是考試分數。學生的品格是否高尚,連作為錄取的參考標準都夠不上。沒有人關心你是一個品格高尚還是品格卑劣的學生,只要你有好的分數,就能進入好的大學,將來就有一個好的職業。

中國教育怎麼了 品格之憂(10)

如此單一的優劣評價機制,催生出學校、教師、學生、學生父母乃至全社會畸形的價值觀,當一個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被簡化到*裸的考試分數以後,作為教育目的的“育人”,就再也無人關心,無人問津。

考試分數能衡量什麼?它唯一能衡量的就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很多知識,這既不能衡量一個學生的品格,也不能衡量一個學生的智商情商,更不能衡量這個學生的價值取向、人生規劃(統一試題是無法看出一個學生的人生規劃的)、內心善良還是充滿邪惡,除了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外,其他什麼都不能反映出來。

既然教育的結果無須考量學生的綜合情況,僅僅需要考量的就是他的書本知識,所有學校放棄“育人”,轉而把全副精力投放到向學生灌輸死板的知識上,也就是理所當然的結局。

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有高尚的品格?我堅信,就算有學生有可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其在不可抵擋的強大的考試壓力之下、在全社會都以考試為教育目的的氛圍中,他也只能選擇投降,加入到考試機器的隊伍中去。

在考試分數成為衡量一個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的氛圍中,如果繼續強調學生品格對個人、對國家、對全社會的重要性,你就會招來嘲笑,就會被邊緣化。

可以想象一下,當人與人之間再沒有信任、再沒有內心與行動的和諧統一,混亂和無序,就是必然的。

我堅信貝布林的話是正確的——欲整飭混亂和矛盾,必先實現個人的統一,而要實現這一點,唯有真正的教育。育人,從孩子抓起。

學校的考試是必要的,也是永遠都必須存在的,但越來越精確的考試,它只能是學校教育功能的測試手段之一,而非全部。從長遠計,從民族最高利益計,從個人發展計,中國教育應當對學生實行全面的訓練。訓練的重點,永遠不應該是知識,而是品格。一個具備了高尚品格的人,他知道自己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他就會根據自己應當做的事情的需要,去自覺地學習相應的知識,而不需要強行灌輸。當某種東西變得十分需要的時候,去追求得到這種東西的技術和知識,就會成為一種自覺的渴求。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比自覺的追求產生更大的動力?

教育目的的異化導致厭倦的情緒在各個學校蔓延,我曾經向一位優秀的中學教師請教:“你認為你所從事的教學有意義嗎?”他回答說:“我不認為有什麼意義,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意義,那就是我的學生們考出了好成績,我就可以得到獎勵,就能夠得到很多好處。”

他說,雖然他是學校的優秀教師,但他內心早已厭倦。“每天都像一臺機器,流水作業,毫無情趣,其實我們也知道,我們現在教的那些知識學生走出校門就會很快忘掉,那些知識完全是死的,是強行灌輸到學生的腦子裡面的,這種知識有什麼用處呢?”

他因此而十分痛苦,他曾經夢想做一名真正的教書育人的好教師,但現實卻只有追逐考試,追逐分數。

“你不要認為我們真的不知道育人有多麼重要,至少有一部分教師是知道的。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學生的考試分數以外,學生其他方面的情況,是不會納入教師的考核範疇的,就算我們認真育人,培養出很多品格高尚的學生,那又能怎麼樣呢?學校不關心這些,嚴格地說,是全社會都不關心這些,他們只關心分數,只關心有多少個學生考上了北大清華或者其他什麼重點大學,而不是你培養出了多少個品格高尚的學生。我們的績效考核也與學生是否品格高尚沒有任何關係,分數才是唯一的指揮棒。我們只有圍著這個指揮棒轉才能活下去,否則就只有走人。”

我也問過一些中學生:“你們學的東西有意義嗎?”他們回答說:“有什麼意義?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一天到晚死記硬背,一點樂趣都沒有,早就厭倦了。但是為了高考為了上大學,厭倦了也得背,沒辦法。”

他們根本就不相信那些內容,但他們必須教、必須學,他們正在做他們根本就不認為是正確的事情,而且在長達12年的小學、中學教學中,他們都必須要這樣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