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恕�

這很難嗎?很難,也很容易做到,就看你是不是一個坦誠的人。

對話是一種平等的姿態,沒有平等的氛圍,

就不可能產生對話

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遠離錯誤的事情,這就是坦誠,內心與行動的高度統一。能做到坦誠,你就是孩子的偶像,永遠不倒。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不要欺騙自己。明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是不好的,卻偏要去做,孩子就會瞧不起你,你自己也會因自責而痛苦,何必呢?

從這個層面上看,那些貪汙*官員真是可憐,他們不但失去了公眾以及自己孩子的信任,還要承受永無止境的自我譴責。在《聖經》裡,把走上歧途的人稱為迷途的羔羊,真是恰當。

因為父母的言行不當而導致孩子產生不信任,這就註定讓孩子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就學到了最不好的東西,他的此生就會匱乏最為重要的東西——信任。在今後的路途上,他就不會輕易再信任別人——一個不信任他人的人,也不會獲得他人的信任。

中國教育怎麼了 品格之憂(6)

這樣的孩子,一生孤獨寂寞。

很多家庭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比我前面所列舉的例子嚴重得多。有的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不能信任任何人”的觀念,有的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研究如何從事非法的勾當、獲取不正當利益,有的父母一邊向孩子鼓吹高尚的人生,一邊卻又笑呵呵地接待一撥接一撥前來送禮的人,還有的乾脆就教育孩子如何去巧取豪奪……這樣的父母,能教育出什麼品格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又豈能不失去孩子的信任?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不坦誠的人,更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品格卑劣的人,當孩子判定自己的父母品格低劣虛偽狡詐的時候,他就會選擇沉默,他的內心因為對父母作出這樣的判定而壓上了永遠也搬不開的沉重石塊,他再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由於對父母不信任,導致孩子的心靈過早地蒙上了陰影。本來,學校是有機會也有責任消除孩子們心頭的這種可怕的陰影的,重新培育孩子對他人、對社會的信任感。遺憾的是,學校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用極端的方式加重著孩子們的不信任感。

學生信任學校和教師嗎?估計在走進學校的最初一段時間裡,他們是信任的,作為小孩子,他們從來都是把事情朝好的方面去想象,所以他們首先就糊里糊塗地信任起學校和教師來。到處都在說學校是神聖的殿堂,教師是澆灌祖國花朵的辛勤園丁,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園丁要精心呵護培育花朵,哪有不信任的道理。

然而,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他們不可能得到想象中的精心培育呵護。他們與學校、教師之間,橫亙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高牆:他們無法對話、無法交流,也得不到真正的關心,這種寶貴的信任很快就被消滅掉了。

學校和教師失去學生信任的第一個兇手,就是居高臨下的不平等姿態,很少有教師願意平等地與學生對話,他們更願意自覺地扮演威嚴的傳道者角色,自覺地堵塞掉與學生對話的通道。

學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與傳授知識,對於學校是同等重要的職責。傳授知識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只要一個人的智商正常,他對知識就有一種先天性的渴望。學生希望學到知識,你又願意傳授給他,這就很容易達成共識。但育人卻要複雜得多,你要來“育”我,首先你要讓我信任你,跟你建立親密的關係,我才會願意接受“育”,否則,我是不會讓你來“育”我的。

每一種植物都願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長,而不會輕易按照你的願望生長,除非你也像那些粗暴的園藝工人一樣,強行用鐵絲去綁住它,但一旦你稍有鬆懈,它又會繼續按照它本來的規律去生長。人也是一樣,他總是要按照自己的願望去成長,你要改變他,讓他成長為你希望看到的樣子,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做到:他信任你。信任是交流的前提,沒有信任,交流是完全無法進行的。如果連暢通的交流都無法做到,他怎麼會讓你“育”他呢?

由於太多的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導致與孩子無法再進行交流,孩子也不再願意按照父母設計的路線行走,於是出現了普遍的叛逆。可以說,孩子們的叛逆就是信任匱乏導致的後果。

一個教師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在學生們面前忘掉自己是一個教師。媒體討論過一個話題,說中國的教室設定有問題,講臺總是高高的,教師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仰視教師,很是壓抑,這種形態使師生之間很難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