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愀�揪筒幌嘈拍闋約核�檔幕啊⑺�齙氖攏�壞┓⑾幟閾睦鍔了覆歡ǎ��突崛銜�悴皇歉鎏鉤系娜耍�突嵫≡裨獨搿�

僅僅有坦誠還遠遠不夠,坦誠只不過是信任之橋的基石,坦誠的姿態並不能構成對方對你的足夠信任。只有擔當,才能與對方產生直接的關係,從而走向真正的信任。他遇到了問題,或者什麼嚴重的苦難,你站出來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甚至用你坦誠的肩膀將他的苦難分擔起來,在這種狀態下,你與對方達成信任就有了可能。

信任並非一蹴而就,往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考驗。人與人之間一次坦誠的幫助,也許能讓對方深受感動,但那還不是信任,只有很長時間的坦誠相待、表裡如一地幫助對方解決實際問題,信任的橋樑才會慢慢矗立起來。

一個人要長時間地表現出坦誠,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實現——你是一個坦誠的品格高尚的人,如果你的品格有嚴重缺陷,經常表裡不一,經常一邊做好事一邊又在幹壞事,你是絕對無法做到坦誠的。

貝布林對“品格高尚的人”的理解與我們的理解有很大差異,我們理解的品格高尚,往往就是為他人謀福利。在貝布林看來,一個人的品格是否高尚,表現在他是否表裡如一,他的行動與內心所想是否統一。一個人的行動與其內心的信念一致,他就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公路上一個窨井蓋壞了,對行人及過往車輛有潛在威脅,一個匆忙趕去上班的人看見了,毫不猶豫地跑過去指揮過往車輛和行人(他極有可能因為遲到而被老闆炒魷魚),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在他看來,公民有義務消除對他人有威脅的隱患。他的內心對此深信不疑,他用實際行動去表達了內心所想,他的內心與行動是統一的。

如果另外一個人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卻因為沒有得到媒體的表揚而氣憤不已,這個人的品格就有問題,因為他的內心並沒有認為公民有義務消除公共隱患,而是想透過這樣一個舉動撈取名聲或者其他好處,他的內心所想與他的行動之間是不統一的。

中國教育怎麼了 品格之憂(2)

貝布林說,品格高尚的人的一個標誌,就是他只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而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事情,則堅決不會去做。貝布林認為,要想整飭混亂的社會秩序、消除重重矛盾,唯一的途徑就是從單個的人做起,讓每一個人從內心到行動變得統一,只有單個的人的統一,才能實現集體的統一,而不是剛好相反。

試圖透過集體的統一來實現混亂秩序的整飭,是徒勞的。

要實現單個人的統一,必須從學生抓起,從每一個人生下來就開始接受這樣的訓練——做你相信是正確的事情,對你認為是錯誤的事情則堅決不去做。

一旦失去信任,心靈之門就轟然關閉,溝通再無可能

一個人的不統一,其危害是雙向的,對外,無法取得別人的信任,對內,承受因自我譴責而造成的巨大痛苦。這些危害最終要演變成對整個社會的危害。一旦人與人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匱乏信任,後果就很嚴重了。

一旦失去信任,心靈之門就轟然關閉,溝通再無可能。

既然信任來自內心與行為的統一,來自對他人的擔當,那麼,從小進行“做正確的事”的自我統一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種訓練首先要由父母們來實施,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教師,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教師。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與生俱來,父母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就能得到孩子的信任,而其他人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就需要艱苦的努力才行。

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父母要做的事情也相對簡單:維護和鞏固孩子對自己的信任,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永遠。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父母都不信任,他是不會再信任其他人的,也不會信任整個世界。連最值得信任的人都不信任了,你還指望孩子去信任誰呢?

要做到孩子對自己永遠信任並非易事,正如貝布林所說,信任的前提就是坦誠,內心與行動的統一。作為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啟蒙教師,你是坦誠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要孩子信任你,恐怕很難。

現在的家庭有一種普遍現象:父母與孩子無法對話,無法溝通。我經常聽到朋友們抱怨,他們跟孩子之間簡直就像陌生人,孩子在外面跟其他人可以滔滔不絕地說話,回到家裡卻成了啞巴,父母問一句就答一句,問得多了,乾脆不搭理你。

父母們怪罪是這個社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可理喻,讓孩子們的內心越來越封閉,更多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