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明朝定都南京,但南京城牆不夠堅固完整,朱元璋準備修建,因國庫中資金缺乏,朱元璋就向民間募集資金。吳興人沈秀是一位深藏於江南小鎮的富商,用“富可敵國”四字形容,毫不為過。他一生精明蓋世,老來卻犯了兩個大錯誤:一是他自動捐款要求修半邊城牆,二是他修的這半邊比朱元璋修的那半邊提前完工了三天。本來,朱元璋對沈秀主動要求修半邊城牆就大為不滿和嫉妒,覺得一個商人竟敢同皇帝平起平坐,且是用錢來修城牆,豈不是為沈秀自己立紀念碑,滅了他皇帝的威風?再加上比皇上提前三天完成,那就更是壓倒了皇上,有“欺君之罪”!朱元璋性情忌刻,哪裡能容?就找了個藉口說沈秀亂掘山脈,把沈秀捕入獄中,準備處死。馬皇后知道了此事,急忙前去問詢,朱元璋說:“民富敵國,是為不祥。”馬皇后抗言道:“國家立法,所以誅不法,非以誅不祥。沈秀雖富可敵國,卻並未犯法,為什麼要處他死刑呢?”朱元璋理屈詞窮,只得把沈秀改謫戍雲南,沈秀終於死在貶所,從此,江南富人吸取教訓,更加深藏不露。
馬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於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病重,醫治無效,群臣紛紛訪求名醫,督責醫官,馬皇后卻很平靜地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這種寧靜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懷使朱元璋及群臣大為感動。朱元璋問她有何遺言,馬皇后說:“妾與陛下起自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為國母,志願已足,尚有何言?妾歿之後,只願陛下親賢納諫,慎終如始。”言訖而逝,年五十一歲。
馬皇后的這番不是遺言的遺言,至為樸實而又至為深刻。自朱元璋及群臣百姓,聞馬皇后死訊,無不慟哭。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九月,葬馬皇后於孝陵,臨葬風雨雷雹大作,朱元璋以為不吉之兆,愀然不樂。送葬僧人宗泐口宣一謁道: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
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朱元璋聽了,才轉憂為喜。
馬皇后死後,宮中有很多追憶馬皇后的歌謠,其一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這裡倒不是一定要為一位封建皇后樹碑立傳,而是因為馬皇后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一個特例。她的特別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品德端正,處事得當。馬皇后身為郭子興的義女,朱元璋的夫人,其地位與作用都十分微妙。如果她存有私心或是處事不當,極有可能導致郭子興和朱元璋關係的破裂。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情況,不僅朱元璋當時死無葬身之地,就是對於郭子興和農民起義軍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損失。馬皇后能夠以大局為重,不計較義父和丈夫一時的曲直得失,保持了他們的團結,發揮了朱元璋在農民起義軍中的作用,為義軍的勝利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第二,馬皇后既能輔佐朱元璋打天下,又能輔佐朱元璋治天下,如此善始善終,實屬難得可貴,貧賤而不餒,富貴而不驕,這是中國傳統的做人標準之一,在馬皇后身上確實體現出來了,至於大和尚頌她為救苦救難的“馬如來”,雖不無過譽之嫌,也實在是不無道理。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多殘暴,後宮多穢亂,而馬皇后卻像一道耀眼光芒,劃破了黑沉沉的夜空,顯示出了人性之美,女性之美。實可謂斯人雖已逝,千載有餘情!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兩個開國宰相(1)
歷史上的很多地方是十分相似的。
三四千年的中國古代史,數十個異姓王朝,帝王將相、文臣武將、聖賢奸惡、才子佳人充斥其中,乍一看,令人眼花繚亂,覺得是一個理不清的萬花筒,只能由它變幻,後人不知所以。其實,如果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還是不難窺見其中的門徑:在這紛紜複雜的歷史中,雖然你爭我奪,變來更去,但有許多地方,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是在各個時期略有不同而已。
改朝換代可謂古代史上的大事了,就以此為例吧,每次改朝換代,差不多都要大動一番干戈,像趙匡胤以兵變的方式取代後周建立大宋的情況是很少的,也就是說,流血的方式佔絕大多數,“和平過渡”的情況則極少。而且,在流血的方式中,往往是首倡者失敗,後繼者成功。如陳勝、吳廣首舉義旗,而其後繼者劉邦、項羽滅秦成功;綠林、赤眉起義軍未能滅亡西漢,後起的豪強地主劉秀卻消滅了義軍而自稱繼續漢統,建立了東漢;東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