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哲學啟蒙 作者:閒來一看

形態,與非生命一樣時刻處在自我維持當中,沒有這種自我維持便一刻也不能活下去。這種維持是慣性使然,是本原意義上的,非生命是存在的普遍和終極形態,至少對於非生命而言,無所謂快樂和痛苦。然而與非生命不同,生命是一種相對特殊的存在,是對非生命世界的某種超越,生命時時刻刻處在非生命世界的消蝕之中,處在對這種消蝕的抗爭裡。生命內在的生命力和非生命世界對生命的消蝕相對應,二者的均衡構成了生命的均衡。因而生命與非生命的自我維持,其表現形態也不會一樣,更詳細的說,因為各個物種也具有性質上的不同,因而維持其存在的方式也多少有些差異。就生命而言,其內在生命力的釋放過程是生命得以維繫的一方面,產生快樂,而生命力在追求釋放的過程中遭受的來自非生命世界的阻礙則是生命存在的另一方面,而這產生痛苦。一般情況下,生命力的自我主張與非生命世界對它的同化是等量的,因而人們往往感覺不到快樂和痛苦。快樂是對生命不同於非生命的狀態的肯定,是對自我的慣性下的維持。既然生命的維持已經分化為兩個方面,來自內部的生命力和來自外部的非生命世界的同化,那麼這種維持便伴隨著兩種狀態——快樂和痛苦。

因而快樂和痛苦是生命具有的不同於非生命的兩種狀態,只要是生命,則必然伴隨著快樂。快樂從本質上而言是生命在保持其形態的過程中必然的產物,它是對生命狀態的肯定。當然由於物種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各個生命個體之間的快樂程度是有差異的。以30KM/H的速度奔跑對獵豹是種享受,而對人卻是折磨;智慧的運用是對求知者的褒獎,而對於終日但求口腹之福的人來說卻是懲罰。對於一個少年來說,快樂在於維持其旺盛生命力所需要的東西,如好的飲食、運動、萌芽中的愛情、有助於其成熟的娛樂;而對老者來說,快樂便在於健康長壽、兒孫滿堂。快樂總是產生於能夠維持個體當前狀態的東西,因而快樂在各個不同個體間的表現是不同的。而在一個物種之內生命的個體之間,快樂又從根本上共通。

2.

活著均具有快樂,這是生命維持其存在的必須。但是這個狀態以痛苦為代價。較之非生命的維持,生命的維持分化為兩個總體相等而相互抵消的方面,因而生命必然伴隨著快樂與痛苦。生命力強,則相應承受的同化力量也大,生命力弱,則承受的痛苦也相應的少。年輕人儘可以享受各種生命激情和積極的生命體驗,但是從總體上而言,年輕時代經歷的痛苦無疑也是頻繁而強烈的;當少年輕狂愈發沉靜,生命的樂章漸趨和緩,老年時期的安祥從容取代了年輕時的張揚激烈,他們承受的痛苦也要比少年時少了許多。

人生能享受多少快樂,那也必將承受多少痛苦。光華四射的公眾形象和鎂光燈之後是私人空間的缺失和內心世界的空虛,生命力在較高層次上的人生較之生命力在較低層次上的人生所承受的痛苦會多出許多,這道理就像一列高速執行的火車要比一列低速執行的火車要承受更多的阻力一樣簡單。

快樂必然伴隨著等量的痛苦,人生從總體上而言是一種均衡,慣性下的必然的均衡。因而與無所謂喜怒哀樂的非生命相似,總體而言人生無所謂快樂或者痛苦,活著的人生不會從總量上享受快樂。人們追求快樂,而快樂總是伴隨著等量的痛苦,人們活著,並不是因為快樂的存在。是什麼讓大眾如此追求快樂,是什麼使他們對快樂的認識如此盲目,是什麼使他們無視痛苦而選擇快樂作為生命的核心呢?

很顯然,大多數人為了體驗快樂而甘願體驗等量的痛苦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像他們宣稱的那樣,而僅僅是保持活著的狀態,僅僅是活下去這個根本的力量使然。快樂以及追求快樂是慣性的一個明顯的表現。人活著,並不是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那樣是因為快樂。快樂只是一個假相,其後的慣性狀態才是真正的力量,它是超出人的感覺、理性、判斷力,超出所有生命的最普遍最沉默然而又最深厚的力量。在這個力量下人們體驗到快樂並追求快樂,在這個力量下人們迷茫於快樂並得以繼續的生活。

3.

無論在什麼地方,快樂、幸福以及與之相關的健康、財富都是祝願中最常見不過的主題了。人人追求快樂、幸福,而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在青年人中間,對快樂和幸福的追求更是強烈。

弗洛伊德認為支配人類的行為準則之一便是快樂原則。快樂在生活中的位置如此的簡單,但是讓人困惑的是,什麼時候快樂變得如此珍貴,以至已然有佔據生活中心的趨勢呢?難道人們不知道快樂不可以被刻意追求,或者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