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第一百七十六章關聯因素

牧浩洋在一月中旬保持沉默,還與一件事有關:西南太平洋戰局。大文學

打了兩個多月,海軍與陸戰隊的將領都認識到,攻佔索羅門群島幾乎就是一件費勁不討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時間視窗已經用掉了一半,戰役仍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當時,陸戰隊派往索羅門群島的陸戰師已經達到了八個,並且攻佔了整個新喬治亞群島與北面的布干維爾島。增兵行動還在繼續,而且估計要達到十六個陸戰師,因為陸戰隊的目的不再是間接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而是掃蕩除此之外的其他島嶼,完全孤立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

問題是,這談何容易?

當時,有人提出間接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以便一勞永逸的處理這場戰鬥。

結果是,不但牧浩洋反對,連龐躍龍都堅定反對,因為所有情報都表明,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絕對是一場血戰。隨後的現實證明,兩人的判斷沒有錯。在不得不為之的情況下,中國陸戰隊為了這座島嶼丟掉了近三萬名官兵的性命,還有五萬多名官兵傷殘,整個瓜達爾卡納爾島都被鮮血滲透了。

現實上,當時最佳選擇是放棄進攻,與美軍僵持,以至離開索羅門群島。

可惜的是,登上索羅門群島容易,放棄索羅門群島卻不容易。

別的不說,至少黃瀚林就不會讓牧浩洋這麼做。以至能夠說,只需牧浩洋提出從索羅門群島撤軍,黃瀚林就會讓他下課。

原因很簡單,這是隊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動的第一次戰略進攻。

別忘了,攻打索羅門群島的間接原因是黃瀚林在東方同盟集團首腦會議上,向東南亞與南亞國家做出的戰略保證。雖然黃瀚林的保證是進軍澳洲大陸,但是在當時,攻打索羅門群島被看成是進軍澳洲大陸的第一步。大文學要是連第一步都踏空了,誰還相信隊有能力攻佔澳洲大陸?

毫無疑問,在政治上,絕對不允許隊從索羅門群島撤離。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還有軍事上的因素。

雖然相隔萬里,但是索羅門群島上的血戰,確實對大陸戰場產生了協助,比如迫使美國開始考慮守衛澳洲大陸。

僅在二零五三年的最後一個月,美國就向澳大利亞派遣了三十萬地面部隊。

此外,美國還向澳大利亞運送了足以裝備二十個師的主戰裝備,並且繼續以每個月提供三個師主戰裝備的速度,協助澳大利亞武裝軍隊。當時,澳大利亞已經徵召了一百八十萬軍人,組建了六十個正規師,並且開設了數十座鍛鍊營,估計這些部隊將在二零五四年下半年完成鍛鍊。也就是說,到時候,澳大利亞至少需要六十個師的主戰裝備,而澳大利亞本身沒有完整的軍事工業,幾乎所有主戰裝備都需要美國提供。如果澳大利亞繼續擴軍,還需要更多的主戰裝備。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分散了美國的軍事力量。

要知道,如果澳大利亞沒有遭到要挾,在二零五三年底,美國就能向俄羅斯增派三十萬地面部隊,並且把送給澳大利亞的主戰裝備運送到俄羅斯,協助俄羅斯組建相當於五十萬正規軍的主力部隊。

此外,澳大利亞在二零五三年初就做出許諾,為西方同盟集團提供五個師。以後來的情況,這些澳軍肯定會被派往俄羅斯,或者派往中東替換美軍。結果是,澳大利亞當局以本土遭到要挾為由,拒絕履行許諾。

由此可見,索羅門群島戰役,至少牽制了西方同盟集團近九十萬地面部隊。

要知道,這還是在二零五三年。

如果在二零五四年,索羅門群島的戰局繼續發展下去,那麼美國與澳大利亞將不得不考慮在澳洲大陸上打一場戰略防禦戰了。大文學如此一來,被牽制在澳洲大陸上的西方同盟集團的地面部隊只會更多。

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就算牧浩洋想撤軍,也肯定不會變成現實。

當然,牧浩洋沒有想過撤軍,只是覺得要麼就打狠一點,要麼就不要打,不應該讓軍人做沒有價值的無謂犧牲。

現實上,到二零五三年底,索羅門群島戰役的目的就已達到,沒必要打下去了。

別忘了,海軍與陸戰隊發動索羅門群島戰役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政治上的,即讓黃瀚林的許諾變得有價值,二是軍事上的,即為陸軍在大陸戰場上發動的進攻打掩護,牽制敵人的兵力。

由前面的引見就看得出來,這兩個目的都實現了。

更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