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所幸的是,美軍導彈是俯衝下來的,正對中程防空導彈的胃口。

雖然在設想的時候,所有中程防空導彈都主要針對低空目標,但是在實際作戰中,中程防空導彈攔截高空目標的效率要高得多。在以二對一的方式進行攔截時,中程防空導彈對俯衝的巡航導彈的命中率幾乎能得到百分之百。即便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攔截,命中率也不會低於百分之九十。

面對如此多的巡航導彈,所有戰艦都採用了一對一的攔截方式。

更重要的是,中程防空導彈都有全程自導能力,不需要火控支援。也就是說,把導彈發射出去就行了。

當時,參與作戰的,只有六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四艘反潛戰艦。

主要就是,只有這四艘戰艦處於巡航導彈來襲方向。

在短短半分鐘內,十艘戰艦發射了差不多五百枚中程防空導彈,總體命中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緊接著,末段防禦系統開始發威。

雖然在此期間,還有很多巡航導彈處於中程防空導彈的攔截範疇之內,但是在末段防禦系統開火之後,中程防空導彈就派不上用場了。原因很簡單,末段防禦系統沒有敵我識別能力,將無差別的攻擊附近所有的高速運動物體。這也能夠理解,因為末段防禦系統從發覺目標到開火,前後最多隻有一點五秒,根本沒有時間甄別目標性質,更不可能向目標發出身份識別訊號。

現實上,所有末段防禦系統都沒有配備敵我識別器。

接下來,就是驚心動魄的兩分鐘。

在這兩分鐘裡,只有三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兩艘反潛戰艦能夠戰鬥,其他戰艦離巡航導彈進入地點都太遠了。

所幸的是,射來的不是反艦導彈。

也就是說,這些戰艦上,特別是三艘大型綜合戰艦上,不但面向巡航導彈來襲方向上的四套末段防禦系統能夠派上用場,連背向的兩套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即便從後方射擊巡航導彈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但是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得多。當時,三艘大型綜合戰艦就用後方攻擊的方式,擊落了三十多枚巡航導彈。

戰鬥結束的時候,美軍投射的一千七百枚重型巡航導彈被擊落了九成以上。

成功突破了艦隊防空網的,大約只有一百五十枚。這些巡航導彈在擊中目標前,還要突破兩道屏障,即陸戰隊的戰區防空系統與戰術防空系統。雖然陸戰隊的防空系統遠遠比不上戰艦,因為所有地面防空系統都是分散部署的,不像戰艦那樣,集中在一起,但是美軍的巡航導彈也所剩無幾了。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剩下的巡航導彈全部擊中目標,對陸戰隊形成的損害也不會很大。

當然,除非陸戰隊的指揮官想不通,不然絕對不會讓巡航導彈落到自己的頭上,會想盡辦法擊落巡航導彈。

第一百六十五章防空屏障

第一百六十五章防空屏障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密一疏

第一百六十六章百密一疏

因為陸戰隊是**兵種,所以包括防空系統在內的大部分武器裝備都與陸軍通用。大文學只是陸戰隊有相對獨特的作戰環境與戰術體系,所以在某些武器裝備上,陸戰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在防空系統方面,陸戰隊最大的特色就是向海軍看齊,而不是向陸軍看齊。

當時,陸戰隊最早裝備“地面末段反導攔截系統”。說白了,就是把海軍的末段反導系統搬到了地面上。

看上去,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末段防禦系統的總質量也就一百多噸,能夠裝備大部分中小型艦艇,而且採用了模組化設想方式,整個系統分成了好幾個功能模組,也就能夠較為方便的安裝到地面平臺上,比如大型載重車輛上。

現實上,真要做起來,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就是供電問題。要知道,末段防禦系統的核心是電磁速射炮,對電力供應的要求非常高,以至超過了電磁彈射器。第一代末段防禦系統採用的是軌道電磁炮,一次開火所消耗的電能,相當於大型電磁彈射器工作十次。結果就是,只有配備了核動力系統的戰艦才足夠的供電能力。

受此影響,直到地面戰平臺問世,特別是與之配套的小型聚變供電系統問世,陸戰隊所追求的地面末段防禦系統才有了誕生的基礎。

有趣的是,這個時候陸軍加了進來。

第一代地面末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