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導彈差不多。

明顯,超高空突防,根本沒有多少要挾。

在戰區防空系統與戰術防空系統都能攔截彈道導彈的時代,任何進入防空導彈攔截範疇的導彈都很難生存下來。即便是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只需飛行高度太高,過早暴露,被擊落的機率就非常大。

美軍也知道,中國陸戰隊已經在旺烏努島上部署了戰區與戰術防空系統。大文學

在二十三日的導彈攻擊中,美軍發射的絕大部分戰區巡航導彈就是被陸戰隊的防空系統擊落的。

如此一來,AGM…213就得從超低空突防。

當時,任何一種戰區防空導彈對高空目標的攔截距離都超過了兩百公里。雖然中國的戰區防空系統號稱能夠攔截四百公里內的高空目標,但是實戰證明,其最大有效攔截距離也就只有兩百公里左右。

主要就是,現在的空中目標大多具備隱身能力。受探測系統作用距離影響,防空導彈的射程不再是決定攔截距離的主要指標。結果就是,大部分戰區防空系統的搜尋雷達最多隻能發覺三百公里內的隱身目標,在兩百公里處開始跟蹤,因而射程能夠達到四百公里的防空導彈也只能攔截兩百公里內的目標。

當然,這僅指高空目標。

如果沒有配備了戰術資料鏈、能夠與防空系統協同作戰的預警機協助,戰區防空系統對超低空目標的攔截距離不會超過六十公里,一般只有四十公里。如果在陸地上作戰,還會縮短一些。

根據這一情況,美軍制訂了比較可靠的突防飛行方案。

按照美軍制訂的攻擊方案,AGM…213在離旺烏努島大約一百五十公里時俯衝,在一百公里處把飛行高度降低到五十米以下,然後保持這個高度飛行八十公里,在最後二十公里時再把高度降低到二十米以下。

這麼做,有一個好處:能夠消耗中國陸戰隊的防空導彈,特別是戰區防空導彈。

原因很簡單:面對來襲的導彈群,戰區防空系統肯定會在最大距離上開火,而導彈的攔截點應該在一百二十公里處,因為戰區防空導彈飛行一百二十公里,確切的說是飛行大約一百五十公里(斜線距離),重型巡航導彈就能飛行八十公里。大文學如此一來,當重型巡航導彈在飛行五十公里後就轉為俯衝,戰區防空導彈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即便也轉為俯衝,也會很快丟失目標。

只是,美軍根本沒有想到,第二艦隊已經在二十三日夜間進入珊瑚海。

當然,第二艦隊的位置也不是很理想。

龔繼飛對第二艦隊的巡查區域做了明確限制,即離旺烏努島不得超過一百公里,而佟少雲肯定會按照這個極限距離安排艦隊的巡查航線。結果就是,預警機發覺了來襲的美軍轟炸機群時,第二艦隊就在旺烏努島南面一百公里處。雖然佟少雲立即命令向北轉向,以最快的速度航行,可是接下來的十來分鐘,艦隊只向北面航行了大約十五公里。更重要的是,沒辦法知道巡航導彈的確切來襲方向。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十二艘大型綜合戰艦隻能由東到西一字排開。

後面,十二艘反潛戰艦也只能以交錯的方式,在巡洋艦編隊的北面一字排開。

也就是說,佟少雲把艦隊寶貴的防空攔截能力平均分配,沒有集中佈置。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任何一段防空反導戰線上,最多隻有兩到三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兩到三艘反潛戰艦能夠投入戰鬥。

現實上,這已經是最好的防空部署了。

如果把戰艦集中起來,又錯過了巡航導彈的突防地點,後果將難以設想。按照佟少雲的防空戰術,就算不能擊落所有巡航導彈,也肯定能擊落很大一部分,大幅度減輕陸戰隊防空系統的作戰壓力。

首先投入戰鬥的不是末段防禦系統,而是戰艦上的中程防空導彈。

美軍的重型巡航導彈進入俯衝階段之後,幾乎就是朝著第二艦隊而去的。一時之間,連佟少雲都覺得,美軍這次攻擊是聲東擊西,射來的不是打擊地面貌標的巡航導彈,而是對付戰艦的反艦導彈。

能夠說,當時佟少雲有點後悔,沒有讓幾艘大型綜合戰艦採用防空配置。

在出徵之前,龔繼飛就提出過建議,讓第二艦隊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換上防空模組,以增強第二艦隊的區域防空能力,可是佟少雲覺得末段防禦系統已經足夠強大了,而且他的新式防空編隊有更高的作戰效率,也就沒有必要為了加強防空而削弱打擊能力,本來第二艦隊就是名副其實的打擊艦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