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亞琴冰川,但是在海洋戰場上,中國擁有絕對的優勢,很快就能取得更加重大的勝利,日本與印度必然向美國求援。
與其主動伸出援手,還不如等日本與印度找上來。
按照錢德勒的判斷,一兩天之內,也就是爭奪制海權的戰鬥結束後,日本與印度就會派特使來到華盛頓。
結果就是,美國保持了沉默。
在此期間,黎平寇已經透過外jiā部,向其他三個核大國發出照會,提到了中國將在戰爭中使用彈道導彈執行常規打擊任務。
因為美國沒有表態,所以英國也沒有表態。
為了表明核大國的身份,俄羅斯與法國做了回應,不過都是外jiā辭令,即希望中國儘量剋制,不要使戰爭升級。
天亮前,牧浩洋收到了黃峙博發來的訊息,高層已經批准了他的作戰方案,二炮的彈道導彈部隊已經轉移到海南島,能在二十九日十點之前做好參戰準備,作戰行動由牧浩洋統一指揮。
這下,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了。
半個小時之後,牧浩洋把制訂好的作戰計劃分發給了各支作戰部隊,包括海軍的反潛巡邏機與二炮的彈道導彈部隊。
攻擊行動進入倒計時,再過七個小時,就將追上印度艦隊。
此時在鼓裡的只有日本與印度當局,以及印度艦隊的指揮官今井利村。
雖然在上午八點左右,日本情報本部發現進駐海南島的彈道導彈部隊,斷定中國會使用中程彈道導彈,但是隨後印度收到了法國發來的外jiā照會,得知中國很有可能在戰爭中使用彈道導彈執行常規打擊任務。
結果就是,印度與日本都認為,中國很有可能用中程彈道導彈襲擊印度空軍基地。
沒人想到,中國會用彈道導彈打擊艦隊,準確的說是打擊為艦隊提供防空支援的大型預警機。
事實上,當時今井利村已經想到,中國會用彈道導彈打擊艦隊。
只是今井利村並不擔心,因為印度艦隊裡有三艘大型防空驅逐艦具備反導能力,能夠攔截程在二千五百公里以內的彈道導彈。
至於用彈道導彈打預警機,今井利村根本沒有想過。
這也很好理解,因為日本軍隊沒有裝備彈道導彈,也沒有彈道導彈的使用經驗,更沒有把彈道導彈當成主要打擊手段,在彈道導彈的使用戰術上,自然不如中國二炮,也就不大可能瞭解彈道導彈能做什麼。
可以說,當時今井利村的心情比較輕鬆。
印度海軍已經積極調動了四艘補給艦與四艘快速油輪,能提前半小時到達,因此艦隊能在到達會合海域後立即進行燃油補給,並且與補給艦船一同駛往維沙卡帕特南,不用進行錨泊。
只要艦隊還在航行,被追上的可能就不大。
按照今井利村的估計,只需要兩個小時,艦隊裡的主力戰艦就能獲得足夠的燃油,然後與補給艦船脫離,全速前往維沙卡帕特南。中國艦隊就算能追上來,從組織攻擊算起,也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才能讓攻擊機群到達。只要把握好時間,印度艦隊就能在遭到攻擊之前離開危險海域。
即便跑不遠,也能得到印度空軍的掩護。
至於回到維沙卡帕特南後該怎麼做,今井利村還沒想過。在他看來,只要印度艦隊還能出海作戰,中國海軍就不敢貿然攻打布萊爾港,甚至不會讓艦隊進入孟加拉灣。如果能夠爭取到幾天時間,等印度陸軍鞏固了地面戰場上的勝利果實,印度就可以率先宣佈停火,然後讓國際社會介入。
到這個時候,戰爭也該結束了。。。。F!~!
..
第五十一章 精密計劃
二十九日上午七點三十分,二部發來了最新的情報,由偵察衛星拍下的照片。
印度艦隊已經進入孟加拉灣,仍然沿著前往維沙卡帕特南的最短航線,以二十二節的速度航行。
到此,發動攻擊的最後一個關鍵條件成熟了。
牧浩洋沒有再次下達命令,按照他的安排,在最後一次確定了印度艦隊的行蹤後,各參戰部隊將按計劃展開行動。
首先出動的,正是在凌晨轉移到雲南的反潛巡邏機。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海軍將出動三十六架FQ1,也就是一個半海航師,每架攜帶十二枚YJ反艦導彈。
YJ中國海軍最新式的反艦導彈之一,髮質量為八百八十公斤;採用一臺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以亞音速進行全程超低空飛行時的最大程為三百五十公里,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