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第三代戰鬥機與第四代戰鬥機中,都是重型戰鬥機司職制空,輕型與中型戰鬥機以多用途為主。

受此影響,F…專案從一開始就被確定為重型戰鬥機。

六年之後,洛馬與諾思羅普公司獲得了第一階段競標勝利,分別從美國空軍獲得了一百四十億美元的前期研經費,洛馬公司的方案被賦予yF…42的代號,諾思羅普公司的方案則被賦予yF…44的代號(yF…43原本是留給bō音公司的,結果bō音公司在第一階段競標中敗下陣來)。

最初的時候,洛馬公司的呼聲最高。

原因很簡單,美國空軍的兩種第四代戰鬥機都來自洛馬公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設計與製造企業。此外,洛馬公司的設計方案最為平衡,也最具有可行實現的難度最低。

結果,二零二九年初,美國國防部宣佈諾思羅普公司獲得了工程階段的合同。

相對而言,諾思羅普公司的設計更加前,應用了大量新技術,在工程階段肯定存在難以預料的風險。

因為洛馬公司不服,上訴到國會,要求國防部重新審議競標合同,所以直到二零三零年初,經過重新審議之後,國會才批准了國防部的專案合同,正式確認諾思羅普公司為F…專案的最終承包商。

必須承認,洛馬公司輸得並不冤。

三十多年前,yF…22能夠擊敗yF…23,贏得美國空軍的青睞,主要是yF…22採用了大量成熟技術,在設計上相對保守,工程難度較低,可以有效控制製造成本。隨後yF…35擊敗了yF…36也是同一原因。美國空軍在這個時候選擇保守策略,主要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要知道,F…22專案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的時候,前蘇聯已經解體,美國不再需要為世界大戰做準備。以美國的技術實力,基礎技術較差的F…22仍然能在二十年內領先於所有對手。

到了二零三零年,情況就不一樣了。

歸根結底,美國必須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從根本上講,美國實施F…專案,正是因為以J…2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已經對美軍的F…22與F…35構成了嚴重威脅,美軍無法確保奪取制空權,急需一種能夠壓倒所有對手的先進戰鬥機。在F…專案啟動的時候,中國空軍也啟動了J…專案,幾乎與美國同時研製第五代戰鬥機。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沒有時間上的優勢了。

為了確保能上的優勢,美國空軍自然會提出高標準,也就必須在第五代戰鬥機上採用大量新技術。

這次,諾思羅普公司把準了脈,而洛馬公司則棋差一著。

另外,諾思羅普公司勝出還有一個原因。

從一開始,F…專案就由空軍牽頭,海軍配合。也就是說,這種戰鬥機不但要滿足空軍的需求,還要滿足海軍的需求。

萬幸的是,在經過幾年的爭論之後,空軍與海軍統一了口徑,都以制空為主。

雖然戰術指標相差不大,但是艦載戰鬥機具有一定的特殊所以要想完全滿足海軍的需求,必須採用新技術。

可以說,美國海軍在F…專案上揮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如果由空軍選擇的話,結果很有可能是洛馬的yF…42取勝,因為空軍更想用同樣的投入購買更多的戰鬥機。

當然,洛馬公司也沒有一敗塗地。

二零三零年底,在yF…44正式升級為F…44之後,美國國會再出出**禁售令,明確規定暫時不出售F…44、及其相關技術。

結果,期盼得到先進戰鬥機的國家,只能另謀出路。

這其中,自然包括日本。

要知道,日本空軍的主力仍然是F…22J。雖然從二零二五年開始,日本空軍就利用美國提供的技術,把所有F…22J升級到第四批次,隨後日本還獲得了F…22火控系統的程式碼,開始自行改進火控系統,但是再怎麼改,F…22仍然是F…22,就像F…15怎麼改也不可能與F…22匹敵一樣。

更要命的是,日本海軍的主力戰鬥機是可以說,日本比美國更加迫切的需要第五代制空戰鬥機,因為中國空軍的J…2與J…22系列戰鬥機,以及中國海軍的J…25系列戰鬥機,已經在各方面壓倒了日本的F…22J與在買不到F…44的情況下,日本只能盯上yF…42。

二零三一年初,日本三菱重工就與洛馬公司合作,不但拿到了yF…42的設計圖,還出資四百六十億美元,與洛馬公司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