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時候,尼克松剛從打擊中回過神來,並且轉移到了一艘沒有受損的驅逐艦上。

按照美國海軍的規矩,此時艦隊司令官沒有決策權,由艦長負責戰艦的搶修工作。

只是,如果再次遭到攻擊,艦隊司令官就可以決定是否放棄那些註定會被敵人擊沉的戰艦,以便儲存沒有遭到攻擊的戰艦。

遭到潛艇偷襲,尼克松獲得了決策權。

十一點半,在“淡水鰩”號射的最後一條魚雷爆炸前,尼克松就下達了疏散命令,並且讓遭到攻擊的戰艦艦長下達棄艦令。

尼克松後來為此給出的理由是:無法肯定附近有多少艘中國潛艇。

顯然,這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因為確實無法知道附近有多少艘中國潛艇,如果讓官兵留在註定要沉沒的戰艦上,就是在做無謂犧牲。按照美國海軍的規矩,在確定戰艦已經保不住的情況下,就得保護官兵性命。

結果就是,在十一點四十分之前,還沒有沉沒的十艘戰艦的艦長下達了棄艦令。

根據美軍的戰報,當時肯定出現了誤判,即一些美軍艦長把“班戈”號巡洋艦上彈藥庫生的爆炸,當成了第二次魚雷襲擊,由此認為附近有好幾艘中國潛艇,從而在慌亂之中執行了尼克松下達的命令。

要知道,在魚雷襲擊結束之後,只有艦長有權決定是否放棄戰艦。

結果就是,九月三日凌晨零點剛到,沒有受到攻擊的美軍戰艦就搭上了逃難的官兵,離開了交戰海域。

天亮之前,三艘遭到魚雷攻擊的巡洋艦先後沉沒,而且都是因為火勢失去控制,引爆了彈藥庫而沉沒。如果美軍沒有拋棄這三艘巡洋艦,撲滅了戰艦上大火,說不定能讓它們返回港口。

有趣的是,三艘航母並沒沉沒。

主要原因就是,航母比巡洋艦大得多,而且在遭到魚雷攻擊之前,都撲滅了由炮彈引的大火,而魚雷不是直接命中艦體的,而是在艦底下方爆炸,所以沒有在航母的艦體內部引大火。

結果就是,這三艘空無一人的航母在海上漂泊了五天。

直到九月八日上午,一艘到這邊來執行破交任務的中國潛艇現了眼前的“大餐”,又向三艘航母各射了三條重型魚雷。

在此之前,美軍知道三艘航母沒有沉沒,但是沒有采取救援行動。

主要就是,中國艦隊還在密克羅尼西亞活動,而且不定時的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索羅門群島上的美軍基地,使美軍無法組織救援行動。此外,尼克松在作戰報告中提到,三艘航母是在失去了拯救價值之後才被拋棄的,航母艦長也證明了尼克松的報告,所以美軍沒有想過去把這三艘航母拖回來。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美軍只是九月五日,用傾斜旋轉翼飛機把一批執行特殊任務的軍人送到了這三艘航母上,破壞了航母上的關鍵裝置,特別是儲存了美國海軍通訊密碼的計算機。

當時,美軍大概認為這三艘航母隨時有可能沉沒,所以也沒多做什麼,比如引爆航母上的彈藥庫,加快其沉沒度。

只是,到了九月八日,這件事還沒有完結。

再次遭到魚雷攻擊後,“肯尼迪”號與“華盛頓”號很快就沉沒了,而“列剋星敦”號在生了一系列的猛烈爆炸後,竟然頑強的漂浮著,只是在半個小時後,來了個一百翻轉,倒扣在了海面上。

當時,那艘全電動潛艇已經走遠了,根本不知道“列剋星敦”號沒有立即沉沒。

結果就是,九月九日,美軍現“列剋星敦”號還浮在海面上,才出動四架戰鬥機,把這艘極為頑強的航母送到海底。

後來,在擊沉美軍航母的問題上,汪淵洋遇到了一些麻煩。

根據兩艘潛艇提供的戰報,海軍最終讓兩艘潛艇平分了戰果。直到戰爭結束後,透過獲得的美國海軍作戰報告,確定在“淡水鰩”號起攻擊之後,美軍就拋棄了三艘航母,才把戰果全部歸到汪淵洋名下。為此,周渝生還專門為汪淵洋補了一枚特等功獎章。按照中國海軍的規定,每擊沉一艘敵人的航母,就能獲得一枚特等功獎章,並且獲得與之對應的各類獎賞。

也就是說,直到九月九日,“所羅門海戰”的餘波才平息下去。

雖然從規模上講,這場海戰並不大,比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密克羅尼西亞海戰都要小得多,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史上,這場海戰的地位卻非常高,因為正是這場海戰,徹底改變了太平洋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中國海軍牢牢掌握了索羅門群島以北海域的制海權。即便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