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幾個月之後,美國海軍的兵力規模過了中國海軍,並且起反撲,但是並沒有因此獲得絕對的兵力優勢,僅僅只是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沒能改變太平洋戰爭的整體走向。

在戰役層面上,所羅門海戰拉開了攻打索羅門群島的序幕。

事實上,在這場海戰之前,牧浩洋只是希望攻打索羅門群島,而不是決定一定要攻打索羅門群島。

原因很簡單,這場海戰的結果將決定中國海軍有沒有能力攻打索羅門群島。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中國海軍戰敗了,哪怕與美國海軍打了個平手,也肯定無法攻打索羅門群島。

當然,對中國海軍來說,這場海戰還有一個在戰果裡看不到的影響。

那就是,中國海軍湧現出了能夠頂替牧浩洋指揮艦隊作戰的優秀將領,而且一下就出現了兩個。

從長遠價值來講,兩名經受住了施展考驗的艦隊指揮官,肯定比兩支艦隊有價值。

要知道,培養艦隊指揮官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巨大的投入,戰爭時期最為寶貴的就是時間。

即便在當時看來,龔繼飛與佟少雲就算還無法完全取代牧浩洋,可是至少能夠減輕牧浩洋的壓力,讓他不用時刻為艦隊作戰著想,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總體戰略規劃上,在戰爭部長的位置上揮更大的作用。

設想一下,如果牧浩洋總要時不時的去艦隊指揮戰鬥,中國肯定會在戰略上出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牧浩洋與戚凱威的主要分歧,就出在他的位置上。只要牧浩洋跳出了艦隊作戰的思路,就能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清戰略形勢,從而根據實際的戰場局面,做出正確的戰略安排。

事實上,這場海戰,也向美國海軍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即弗倫奇上將手下那些艦隊指揮官能否勝任指揮艦隊作戰的職責?

從這場海戰的表現來看,尼克松的才能肯定存在問題。

有趣的是,尼克松並沒受到懲罰,反而是弗倫奇承擔了大部分責任,結果是尼克松仍然是第三艦隊司令官。只是,在接下來的一年多里,第三艦隊都只是個空架子,美國海軍艦隊的指揮權回到了弗倫奇手上。

不管怎麼說,所羅門海戰之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形勢生了根本性轉變。

在喪失了最後一支還能作戰的艦隊之後,就算弗倫奇手裡還有第五艦隊,他也得重新考慮美國海軍的整體戰略。說得客氣一點,他得繼續採取戰略防禦措施,來穩固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線。說得不客氣一點,美軍得加大退縮的步伐,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地區,以縮短戰線長度。

只是,在取得勝利之後,牧浩洋也面臨著新的問題。

不是沒有選擇的問題,而是選擇太多的問題。即到了十一月初,隨著艦隊規模擴充到七支航母戰鬥群,下一步的進軍方向。T!~!

..

第一百五十章 現實選擇

在所羅門海戰之前,牧浩洋根本沒有後顧之憂。

根據周渝生在戰後回憶,當時牧浩洋基本上抱著“打一打看”的態度,批准了進軍索羅門群島的作戰計劃,準確的說是海軍進軍計劃,暫時還不包括陸戰隊的作戰部分,要到海軍奪取制海權之後,再決定是否在索羅門群島登陸。也就是說,在所羅門海戰之前,牧浩洋對取勝的把握並不大。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關鍵是打,而不是打出什麼結果來。

從總體戰略規劃上來看,進軍索羅門群島,實際上是在為大陸戰場做掩護,即把美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美國在出兵俄羅斯的問題上有所猶豫,並且設法讓對手相信,中國即將在太平洋上動戰略進攻。

當然,進軍索羅門群島,只是一系列戰役的前奏。

在二零五三年八月底與九月初,就算牧浩洋在太平洋戰場上部署百萬大軍,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中國海軍只有兩艘航母,根本不可能起大規模登陸戰役,也就談不上戰略進攻。

問題是,這個局面很快就會改變。

最遲到十一月初,中國海軍將獲得七艘級航母,而且完成二十艘以上的護航航母的改造工作。即便中國海軍沒有在所羅門海戰中取勝,到時候美國海軍也只有三艘級航母與三艘大型航母,要到四個月之後,才能獲得四艘級航母。也就是說,在這四個月內,中國海軍擁有足夠的戰略優勢。

也正是如此,海軍進軍索羅門群島,只是前奏。

問題是,接下來怎麼打,連牧浩洋都沒考慮清楚,或者說他沒有想到龔繼飛與佟少雲能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