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這次大戰,根據戰後統計,中國海軍在戰爭爆時服役的潛艇兵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八活到了戰後。

為此,汪譽涵想了很多辦法把小兒子調回來,比如讓他去艦隊司令部任職。

可惜的是,汪譽涵太不瞭解這個兒子了,或者說與他從來沒有與這個兒子進行過深入溝通有關。

這也難怪,畢竟汪淵洋出生的時候,汪譽涵正值事業上升期,很少管家裡的事。

結果就是,汪譽涵的努力全部白費,汪淵洋打死不肯離開一線部隊,還三次向海軍司令部打他老子的小報告,說高階將領以權謀私違反了軍規、敗壞了軍隊風氣。雖然這些報告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汪譽涵當時已經退役了,但是汪淵洋也如願以償,保住了潛艇艇長的位置。

說白了,汪淵洋這麼做,完全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如果汪譽涵沒有利用他的影響力,恐怕周渝生早就找個理由,把汪淵洋從一線部隊調了回來。

不管怎麼說,汪譽涵與周渝生的關係擺在那裡,周渝生肯定會照顧汪淵洋。

問題是,汪淵洋把事情鬧大後,周渝生就不能明目張膽的以權謀私了,畢竟有很多軍人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如果大家都來走後門、跑關係,不但會敗壞風氣,還會使軍隊聲譽受損。

其實,當時高階將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的並不在少數。

周渝生的一個兒子、牧浩洋的一個兒子、戚凱威的兩個兒子、魏成龍的一個兒子、殉國的章玉廷的一個兒子與一個女兒都在一線部隊服役,母祁鐵的獨子是戰鬥機飛行員,而且在二零五三年二月八日陣亡。至於高階軍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的比例更大,且很多軍人都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親人。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現象,正是中**隊越打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軍隊從上到下都擰成一股繩,為著同一個目標奮戰的時候,這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當軍隊的高階將領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一線部隊服役,讓他們為國家浴血奮戰,他們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不可否認,美軍中,也有很多高階將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但是比例絕對沒有中**隊高。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社會上,富家子弟不是在爭著服役,而是在想方設法的逃避兵役。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整個大戰期間,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美國富豪,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子女逃避兵役,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花錢讓資質的醫生出具一份不符合服兵役的體檢報告。當時,這甚至成為了一門職業,有專門的掮客向富豪販賣“殘疾證”,而且很多醫生都以此了大財。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就出現過類似的事情。

連那些掌握著絕大部分社會財富的既得利益者都不看好這場戰爭,還能要求美國民眾對勝利充滿希望嗎?

當然,也不可否認,中國存在類似的情況。

只是,在中國逃避兵役只是極個別的行為,不管是軍隊將領、還是政府官員、以及企業老闆,都把送子女參軍當成應盡的義務。在第三階段戰爭動員、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總動員開始之後,黃瀚林就親自把他最小的兒子送到了招兵站。雖然這多少有點政治做秀的意味,但是至少說明,中國領導人做到了美國領導人沒有做到的事情。要知道,美國總統盧卡斯的七個子女中,只有一個參軍服役,而且只是象徵性的服役,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在國防部從事文職工作。

戰後,很多人在評價這場戰爭的時候,都提到了一點,即中國民眾的積極性,是中國取勝的最為重要的條件。

當然,這不是在一天之內就形成的民間風氣。

往回追溯到二零一四年,就能現,在過去的近四十年間,中國幾乎是每一場地區戰爭的直接獲益者。甚至可以說,中國能夠迅崛起,成為越美國的世界強權,與經歷的每一場戰爭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社會影響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這些戰爭都給中國民眾帶來了實惠。

當然,這是一個整體概念。

不可否認,戰爭給部分中國家庭帶來了傷痛,因為有戰爭就有傷亡,有傷亡就意味著有人會因為戰爭而失去摯愛的親人。可是在總體上,戰爭帶來的好處,使絕大部分中國人成為實際受益者。

後來,有很多人認為,中國民眾對戰爭的渴望,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動因。

不管這種說法對不對,至少可以肯定,中國民眾的積極性遠遠過了對手,成為中國最為強大的戰爭推動力。

當然,這些話題都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