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一場近乎完美的勝利了。T!~!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將之子
第二艦隊轉向撤離戰場的時候,戰鬥並沒有因此結束。
緊接著登場的,正是之前現了美軍第三艦隊的“淡水鰩”號全電動潛艇。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淡水鰩”號能夠遇上已經喪失作戰能力的美軍第三艦隊,絕對是瞎貓撞上了死耗子。
原因很簡單,“淡水鰩”號的艇長都沒想到,真會出現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前面已經提到,“淡水鰩”號現美軍第三艦隊的時候,差不多該返航了。因為珊瑚海里美軍艦船雲集,還有大批反潛巡邏機,“淡水鰩”號的艇長,即汪淵洋上尉也覺得沒有必要留在這個是非之地。
當時,汪淵洋還只是一名普通的艇長,在潛艇部隊卻很出名。
不是他的能力出眾,而是他有一個與周渝生齊名的老子:汪譽涵上將。
汪淵洋上尉是汪譽涵上將的小兒子,在家裡排名老三。原本,他根本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因為根據中國以前的獨生子女政策,就算汪譽涵夫婦都是獨生子女,也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後來,中國調整了獨生子女政策,鼓勵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第二個孩子,並且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第三個孩子。結果就是,汪譽涵在快四十歲的時候再次當了父親。
當然,對當時已經是海軍少將的汪譽涵來說,養育三個孩子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是小兒子,汪淵洋從小就嬌生慣養,非常叛逆,幾乎是他老子不讓他做的事,他全都做了。
汪譽涵最不想讓子女做的事,就是去潛艇部隊服役。
與大部分軍人一樣,汪譽涵不反對子女參軍服役,他的大兒子與女兒都是軍人,只是他非常清楚潛艇部隊的情況,所以不希望子女成為潛艇兵。女兒還好說,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中國海軍也沒有招募女性潛艇兵。事實上,美國海軍也保持著同樣的傳統,即女性可以在水面戰艦上服役,甚至有機會成為艦長,但是絕對沒有機會登上潛艇。原因很簡單:在封閉的環境裡,異性絕對是一個不太和諧的因素。要知道,幾十號大老爺們在一個如同特大號鐵棺材裡過幾個月不見天日的生活,雄性荷爾蒙肯定異常澎湃,誰也不能保證異性不會受到騷擾。
結果就是,汪譽涵的大兒子汪明劍成了海軍的艦船工程師。
可以說,汪譽涵很為這個兒子感到驕傲,因為汪明劍是“泰山”級航母的副總設計師與總工程師。
問題是,汪淵洋就讓汪譽涵傷透了腦筋。
這傢伙,十八歲就考上了軍校,而且是汪譽涵當年就讀的潛艇學院,二十二歲就成為了潛艇上的輪機長。
作為中國海軍中最知明的潛艇艇長之一,汪譽涵非常清楚,輪機長多半會成為艇長。
在潛艇兵中,百分之八十的輪機長最後都會晉升為艇長,因為作為艇長,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潛艇的動力系統。
戰爭爆的時候,汪淵洋只有二十九歲,才當了兩年艇長。
當時,也只有他這類經驗不是很豐富的艇長,才會被派往全電動潛艇服役,那些當了十年以上艇長的軍官,都在核潛艇上服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全電動潛艇大批次服役後,需要提拔艇長,導致很多像汪淵洋這樣的年輕人成為艇長。從軍銜上也看得出來,攻擊核潛艇艇長至少是少校,一般是中校,一些老油條混成上校還是艇長。只有在全電動潛艇部隊,才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艇長是年紀在三十歲以下的上尉。
當然,汪淵洋很快就能進入校官行列了。
即便沒有遭遇美軍第三艦隊,以他這次巡邏在珊瑚海取得的戰績,特別是提供的那條關鍵情報,以戰時的晉升標準,只要他能活著回到阿納塔漢島,就能拿到晉升令。就算無法活著回去,也會被追授為海軍少校。
當然,對於還沒有成家的汪淵洋來說,追授不追授根本沒有影響。
不管怎麼說,他老子肯定不會在乎一面追授的獎章,因為汪譽涵獲得的獎章能夠別滿整片胸膛。
事實上,汪譽涵並不想讓小兒子當潛艇艇長。
在戰爭中,潛艇兵的陣亡率是海軍中最高的,甚至是所有兵種中最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共有一半的潛艇兵沒能活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其中德國海軍潛艇兵的陣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即便是美國海軍的潛艇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陣亡率也過了百分之三十。
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