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九月的最後一天,隊開始猛攻加茲溫。

這是德黑蘭西北方向上,唯一由美軍守衛的戰略要地,也是通往伊朗北部地區的必經之地,更是美俄聯軍新戰線形成之前,在德黑蘭方向上唯一能夠首位的軍事據點,因而該地的歸屬,將決定整個戰場態勢。

說得間接一點,如果美俄聯軍丟掉了加茲溫,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

在無法構築新戰線的情況下,美俄聯軍的唯一選擇就是繼續退卻,而隨著中伊軍團逐步打通了交通線,處理了後勤補給問題,隊有足夠的能力不斷向前推進,把美俄聯軍趕出伊朗,以至打到高加索去。大文學

能夠說,加茲溫的得失,間接關係到伊朗戰爭能否能在二零五三年結束。

可惜的是,當時兩個陸戰師已成強弩之末,其後勤補給線長達一千四百公里,而且只有不到六百公里的鐵路運輸,其餘八百多公里都是公路。為了支援兩個陸戰師,伊朗已經動員了差不多五十萬軍人負責運送作戰物資。

不是伊朗軍隊的運輸效率低下,而是遭到破壞的道路交通基礎裝置還沒完全修復。

明顯,這個問題也攪擾著第十三集團軍。現實上,除了九月二十二日的戰略空運,第十三集團軍的後勤問題從未處理過。

結果就是,在鏖戰五天之後,蔣博文不得不在十月五日承認,攻佔加茲溫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辦到的事情。

現實上,當時隊離攻佔加茲溫就差一點點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十月五日,蔣博文把進攻部隊撤回來的時候,守衛加茲溫的美軍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在十月二日趕來的三個俄軍師也只剩下了五千餘人,美俄聯軍幾乎就要覆滅了。

戰後,就有人認為,如果蔣博文再努把力,就能在十月六日佔領加茲溫。

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隊撤下來的時候,兩個陸戰師與一個集團軍還有大約七萬名官兵,而且三支軍隊的傷亡總數還不到兩萬人。即便是作戰物資,再堅持一天也絕對不是問題。

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連戚凱威都不清楚能否在十月六日攻佔加茲溫。

更重要的是,首先決定撤離的不是蔣博文,而是戚凱威,即中伊軍團已經超額完整了戰前制定的任務目標,沒有必要繼續消耗部隊的作戰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這場持續了二十天的戰役,消耗的物資已經超過戰前預估,對戚凱威在大陸戰場上進行的戰略進攻準備形成了負面影響。

要知道,當時差不多有一百萬噸原本應該送往哈薩克的作戰物資,透過巴基斯坦的鐵路送到了伊朗。

除了戚凱威的命令,部隊的傷亡也是讓蔣博文決定撤離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到十月五日,第十三集團軍已經傷亡官兵一萬一千餘人,還有大約兩千人失蹤,佔到了整個戰役隊傷亡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別忘了,到這個時候,蔣博文還兼任著第十三集團軍司令一職。

當時,在加茲溫城外,第十三集團軍就傷亡了近三千名官兵。

自己的嫡系部隊打成這個樣子,蔣博文肯定於心不忍。

除了這些軍事上的問題,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忽略了的因素,即在政治上,現在還不是結束伊朗戰爭的時候。

根據戰後披露的訊息,黃瀚林在十月一日就給戚凱威打了電話,讓他把握好伊朗戰場上的進展速度。雖然黃瀚林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確,即隊在伊朗戰場上的推進速度太快了。

明顯,戚凱威不可能不知道黃瀚林在擔心什麼。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伊朗戰爭在二零五三年結束,接下來會發生兩件事:一是伊朗聽從中國的指揮,出兵高加索地區;二是伊朗不聽從中國的指揮,把數百萬大軍派往中東,打一場聖戰。

如果是前者,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伊朗軍隊再差勁,幾百萬大軍也足以掃蕩外高加索三國,並且在隊協助下,在高加索山區與美俄聯軍對壘。

如果是後者,問題就嚴峻了。

要知道,中東戰場上是阿拉伯軍隊唱主角,而且泛阿拉伯主義已經深得人心,在阿拉伯人眼裡,波斯人出了信仰**教之外,就沒有任何共同點了,因而波斯人是阿拉伯復興的障礙。

毫無疑問,數百萬伊朗大軍,肯定會攪亂中東戰局,使中東變成混亂之地。

可惜的是,在九月份,伊朗當局沒有表明企圖,即能否會在收復國土之後,把主力放在高加索方向上。

根據外交部與軍事情報局提供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