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與設想。
說得簡單一些,在啟動大型電動運輸機專案的時候,牧浩洋就徵求過陸軍的意見,還詢問過戚凱威與魏成龍,在主要依靠空運的情況下,未來地面戰爭會是個什麼樣子,而兩人都給出了較為準確的答覆,即在此情況下,陸軍對地面交通系統的依賴度將大大降低,因而應該愈加重視野戰能力。
從這個預期進行反推,就會覺一個問題,即陸軍現有的任何一種裝備,包括地面戰平臺在內,都不大適合未來地面戰爭,即這些裝備在根本上,仍然得依靠地面交通系統,野戰能力並不突出。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必須研製一種全新的地面行走方式。
如果在二十年前、哪怕在十年前,這樣的設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動力系統間接限制了地面主戰裝備的行走方式,也就限制了地面主戰裝備的活動能力,使其很難離開道路進行野外機動。
準確的說,是戰役與戰略級別的野外機動。
可是到了現在,技術門檻已經大幅度降低,在動力系統大**的時代,很多之前不敢想的都有可能變成現實。
比如,從JH…45型反應堆的研製進度來看,在二零五零年之後就有能力研製出一種系統總質量在兩百噸以內,能夠用四臺五十噸級大型貨車運載,以小型聚變反應堆為核心的電力補充系統。
再比如,隨著第二代燃料電池的技術趨於成熟,第三代燃料電池開始研製,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五年前後過汽油的熱值,從而使電動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達到熱機的兩倍以上。
這些技術上的進步,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陸軍的野心,也改變了陸軍的基本戰術。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戚凱威才提出儘快研製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確保中國陸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仍然掌握著技術優勢。
第一百二十五章鶴蚌相爭
第一百二十五章鶴蚌相爭T!~!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行的陸軍
第一百二十六章飛行的陸軍
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重點不在動力系統上,而是在行走系統上。
最初的時候,陸軍只對第二代地面戰平臺提出了一個戰技術要求:必須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看上去,這個要求並不高。
在保守意義上,坦克等履帶式作戰平臺就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可是這次,陸軍對“全地形”加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任何地形環境,而不是特指幾種特殊地形。
這樣一來,這個要求就非常高了。
說得嚴峻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機構中,恐怕只有氣墊系統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且還無法全部滿足。
在最初的研製中,各大廠商都把重點放在了氣墊系統上。
只是,隨著研究工作深入展開,越來越多的工程師認識到,氣墊系統根本無法達到陸軍的要求,因為無法適應所有特殊地形,比如在山地與高海拔地區的效率非常低,而這些地區由是陸軍的主戰場。除此之外,氣墊系統還存在很多固有缺點,比如效率低下、毛病率較高等等。
結果就是,從二零四八年開始,各大廠商不得不另闢蹊徑。
當時,前景最為光明的應該是“氣動增升系統”,即用內建式升力風扇,使地面戰平臺獲得有限的低空飛行能力。
問題是,這一系統也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點。
最大的問題就是推進效率低下,很難作為地面戰平臺的主要行走系統,也就無法完全取代履帶等保守行走系統。
在二零四八年底,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設想方案,即在原有的履帶系統的基礎上,安裝兩臺大功率升力風扇,使地面戰平臺能夠透過履帶系統無法到達的特殊地段,但是在絕大部分時候依然依靠履帶系統行走。
能夠說,這是當時能夠提出來的最好的設想方案了。
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升力風扇過於龐大,很難整合在作戰平臺裡面,只能透過外掛的方式臨時配製。
明顯,這不合陸軍的胃口。
只是在推銷的時候,北方重工的工程師提到,只需為第一代地面戰平臺配備第二代燃料電池,安裝升力風扇的介面,就能透過改裝的方式,使第一代地面戰平臺具備全地形機動作戰能力。
對陸軍來說,這確實是個非常大的誘惑。
為此,陸軍為北方重工提供了一份價值數百億元的合同,委託北方重工在外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