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時候,牧浩洋堅定反對如此激進的裝備採購行動。
原因很簡單,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在二零五零年之前迸,而且中國在大陸上遭到的要挾並不嚴峻,即便陸軍要在大戰迸前為所有主力部隊換裝,也沒有必要趕在二零四八年前完成。
現實上,當時已經有人提出,沒有必要繼續保留八個集團軍。
說得準確一點,應該是隻為四個集團軍換裝,另外四個集團軍保留原來的裝備,等到大戰迸後再加大采購量。
果真如此的話,在二零四五年之前,至少能節省兩萬億元的裝備開支。
對於其他裝備專案來說,這兩萬億元有難以描述的嚴峻意義,比如海軍能夠單獨完成第六代艦載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空軍的轟炸機專案也能提前,陸戰隊還能獲得採購未來地面戰平臺的機會。
可惜的是,牧浩洋沒能擋住戚凱威。
當時,戚凱威提出了兩個誰也無法忽視的問題。一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很有可能倒向美國,成為中國在大陸上的強勁對手。二是中國陸軍面臨遠征考驗,即前往遠離本土的地方作戰,而原先的主戰裝備對後勤保障的要求過高,很難適應遠征作戰,只有未來地面戰平臺能夠勝任。
正是如此,戚凱威的主張得到了支援。
能夠說,在這個時候,牧浩洋有點無可奈何,只能向陸軍妥協,在二零四五年底批准了陸軍的換裝計劃。
問題是,麻煩並沒因而結束。
二零四六年底,在審批下一財年度軍費開支專案的時候,戚凱威提出,應該提前啟動下一代地面戰平臺的開與設想工作,並且從二零四八到二零四九財年度開始,對已有的地面戰平臺進行改進。
這下,牧浩洋忍無可忍了。
雖然當時戚凱威提出了較為充足的理由,即美國已經在燃料電池領域取得突破,很有可能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裝備類似於未來地面戰平臺的主戰裝備,而且在效能上肯定有所越,中國陸軍必須保持技術優勢,因而就得提前啟動下一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並且改進已有的地面戰平臺,但是在現實中,牧浩洋根本不會批准這樣的裝備計劃,因為這等於讓剛剛投入的數萬億裝備採購費用打水漂,而且在今後數年之內,還得在陸軍裝備專案上投入數萬億元。
毫無疑問,這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這件事,最終鬧到了元府,由黃瀚林定奪。
結果讓牧浩洋愈加沮喪,黃瀚林幾乎完全站在戚凱威這邊,不但批准啟動下一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還要求國防部從二零四九到二零五零財年度開始,撥出一筆專項資金,用於對地面戰平臺進行改進。
似乎知道牧浩洋不會讓步,黃瀚林間接繞過了總參謀部,由國防部來主導軍費開支。
現實上,黃瀚林是利用了牧浩洋與戚凱威的矛盾,趁機降低總參謀部的地位,讓國防部成為主導機構。
說得間接一點,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必須承認,牧浩洋與戚凱威沒有私人矛盾,兩人的分歧集中在軍事力量建設上。
二零四七年春節,兩人還一起去探望了黃峙博。
也正是在黃峙博的撮合下,兩人達成了諒解協議,即牧浩洋支援提前研製下一代地面戰平臺,戚凱威則不再質疑牧浩洋的威信。
明顯,兩人都知道,如果繼續鬥下去,獲益的肯定不是陸軍,也不會是海軍。
結果就是,在二零四七到二零四八財年度,牧浩洋為下一代地面戰平臺投入了一千二百億元的研製啟動經費。在戚凱威的支援下,由總參謀部提交的軍費預算也順利獲得了國務院的支援。
至於國防部,依然得靠邊站。
當時,牧浩洋並不清楚,戚凱威的目的就是要儘快啟動下一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
雖然在陸軍的規劃中,對地面戰平臺進行改進放在第一位,而主要改進之處就是用第二代燃料電池取代第一代燃料電池,改進部分作戰模組,比如在反裝甲平臺上採用能力更大的線圈電磁炮,為多用途平臺配備電磁機關炮,提高火力支援平臺的投擲距離等等,從而使地面戰平臺的作戰效率大幅度提高,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要挾。但是在戚凱威眼裡,真正的重點是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系統。
能夠說,這也是他對陸軍長遠展進行全面考慮後得出的結論。
歸根結底,依然與大型電動運輸機專案有關。
從根本上講,這也正好符合牧浩洋對未來地面戰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