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時,盧卡斯只做了一點指示:只有中國撤消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美國才會考慮撤走派往澳大利亞的艦隊。

明顯,這樣的條件,根本不可能被杜小蕾接受。

要知道,東南亞是中國本土外圍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通往印度洋戰略航線的必經之地。與美國在澳大利亞的利益相比,中國在東南亞的利益愈加間接,以至與國家根本安全保障相關。相對而言,澳大利亞在美國的戰略佈局中,不過是頂在中國軟肋部的一把匕而已。

這種戰略利益交換,明顯對中國極為不利。

別說杜小蕾,換成黃瀚林,也不會做出這樣的妥協。

能夠說,第三次會晤不會有任何結果。

只是,在談判中,康拉德明確提到,美國已經採取實質性行動,把部署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迪戈加西亞、關島等地的戰略航空兵撤回國內,或者轉移到其他地區,而中國也應做出對等的行動,即撤走部署在東南亞、南亞與扶桑的戰略航空兵,然後商討下一步行動。

從外交上看,美國主動讓步,應該是一個好徵兆。

只是,杜小蕾已經對談判不抱任何希望了。

美國東部時間九點三十分,借中途休息的機會,杜小蕾讓參加會晤的使館工作人員給國內了一條訊息。

此時,離戰爭迸已經不到兩個小時了。

康拉德提到的美軍戰略轟炸機沒有返回國內,也沒有飛往其他基地,而是全部飛往了中國的海軍基地。

在喬丹上將提交的作戰計劃中,將由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動輪攻擊。

只是,這些轟炸機在升空之後並沒立即飛往目的地。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直到九點四十五分,也就是康拉德透過電話#39;》向盧卡斯彙報了談判情況之後,美國總統才下達攻擊命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軍轟炸機才從多個方向上對中國的主要海軍基地起突襲。

第八章倒計時

第八章倒計時T!~!

..

第九章 血染橫濱

第一百三十六章別無選擇

從根本上講,中美基本矛盾不在政治上,而是在經濟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傅秀波執政的時候,中國領導階層就有了共識,即中國要想超越美國,首先就得打破由美國製定的遊戲規則,中國必須由遊戲參與者變成規則制定者,才能取代美國。

這個共識,間接決定了中國在接下來三十多年間的基本政策。

明顯,這裡說的規則,不是政治與外交原則,而是利益分配原則,即由誰來決定如何分配全球利益。

從根本上講,這與政治沒有任何關係,而是經濟層面上的矛盾。

要知道,自從工業**之後,西方集團已經統治全球數百年,即便在此期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是西方集團之間的鬥爭,東方文明不斷處於從屬地位,在國際經濟領域根本沒有發言權。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西方世界領袖,但是最根本的東西並沒發生改變,即真正掌握美國的依然是以財團為首的西方既得利益集團,而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透過政治、外交、軍事、經濟、貿易、金融、文化、科技等等手段,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權。

隨著中國迅速興起,西方集團主掌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了。

對西方集團來說,結局只有兩個:一是戰勝以中國為首的東方集團,繼續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權,保持西方國家的領先地位;二是敗下陣來,把主掌全球利益分配的權力移交給以中國為首的東方集團。

明顯,對西方集團來說,後者意味著毀滅性的結果。

要知道,在國家與民族的鬥爭中,或者說在文明的鬥爭中,掌握了生殺大權的東方集團在對待競爭對手的時候,絕對不會有任何憐憫。就算西方集團不會考慮民眾遭到的影響,也會拼死捍衛既得利益。

從這個層面上講,中美矛盾根本以和平方式化解。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兩個超級大國一步步的走向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生死存亡的鬥爭中,西方集團的表現絲毫不比東方集團差,而在其中起到領頭羊作用的正是西方財團。

從某種意義上講,渴望戰爭的不是美國政府,而是掌握美國的財團。

在中日戰爭迸發後,美國財團就開始行動。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早在二零三五年,美國的六大財團就達成了一項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