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讓成千上萬的船隻能夠自由航行,不受敵方潛艇威脅。

到了戰爭後期,“湛江”級的多用途效能還得到了充分發揮。

當時,在役的“湛江”級中,有三分之二跟換了任務模組,在低強度海戰中承擔起了防空與打擊任務。

從經濟效益上講,“湛江”級無疑是海軍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要知道,海軍僅為“湛江”級支付了一百四十億元的設計費用,即便把JH…45反應堆的開發費用算上,也只有三百多億元,平攤下來,每艘“湛江”級的開發與設計費用只有一億多元。同一時期的戰艦中,“泰山”級平攤的開發與設計費用接近兩百億,“黑龍江”級都達到了一百七十億元。更重要的是,“湛江”級還成功出口到十多個國家,透過外銷分攤了三分之二的開發與設計費用。相對而言,“泰山”級根本不可能外銷,“黑龍江”級也要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才以處理過剩軍事物資的方式,出售給了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幾個主要盟國。

當然,成功開啟外銷市場,也具有極為主要的政治意義。

別的不說,在“湛江”級進入中**火出口名單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出售類似的戰艦,連美國都沒有。對於眾多中小國家來說,“湛江”級就是最理想的大型戰艦,也就必然因此與中國靠近。比如,在把“湛江”級賣給南非之後,中國與南非的關係大為改善,南非也因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保持中立,沒有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大大減輕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負擔。

可以說,這些都與牧浩洋有關。

從裝備規劃角度看,牧浩洋是中國海軍的第一功臣。沒有他在戰前做的規劃,以及明智的決定,中國海軍肯定是另外一個模樣。

只是,在牧浩洋做的“投資”中,成功案例絕不僅僅是“湛江”級。

從影響上看,“湛江”級還算不上最成功的軍備投資。T!~!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電動潛艇

在中國海軍的眾多裝備專案中,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潛艇。

雖然在前幾次戰爭中,特別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期間,中國潛艇的表現沒有多少可圈可點的地方,甚至一度被人遺忘,但是潛艇的價值依然存在,在海軍中仍然擁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就拿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來說,如果沒有中國潛艇構成的威脅,印度艦隊就不會一直在離本土較近的地方活動,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也不會把重點放在反潛上,因此特遣艦隊不會如此順利的擊敗印度艦隊。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正是中國潛艇構成的潛在威脅,迫使印度海軍重點考慮來自海面下的威脅。除此之外,在特遣艦隊擊敗印度艦隊之前,也正是中國潛艇構成的威脅,使印度的航運大受影響,沒能及時獲得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援助,戰爭潛力大打折扣。

潛艇的威脅是看不見的,卻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當然,到這個時候,中國海軍早已不是靠潛艇打天下了。

作為全球第二,中國海軍早已完成轉型,由近海防禦型轉變為遠洋進攻型,在各方面都更加註重進攻,特別是由海到陸的進攻,因此中國海軍把重點放在了航母、大型戰艦等遠洋打擊平臺上。

說得直接一點,潛艇已經由主要力量轉變為輔助力量。

這種轉變,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

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之前,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規模一直保持在三十艘左右,其中二十四艘為三個級別的攻擊核潛艇。三代潛艇同時服役,可以說是中國海軍潛艇部隊最大的發展特色。

歸根結底,仍然是技術上的差距導致的結果。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也就是093型正式服役,開始設計095型的時候,中國在潛艇技術上與美國的差距大概在二十五年到三十年之間,即095的設計效能只達到了“洛杉磯”級改進型的標準。直到097級,才超越了“洛杉磯”級改進型,具備了與“弗吉尼亞”級相當的效能。即便如此,到二零三五年,中國的潛艇技術仍然比美國落後了五到十年,差距非常明顯。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國在潛艇方面,選擇了小步快跑的發展方式。

從093到097,每一級的建造數量都只有八艘,而且兩個級別之間的時間差距在十到十五年之間。

要知道,這是非常快的發展速度。

正常情況下,一級核潛艇的服役壽命在三十年到三十五年之間,兩個級別之間的差距至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