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機會,只不過在二零五二年底之前,必須就建立參謀長會議的事情做出定論。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五年之內,牧浩洋得逐步把權力移交給國防部。

按照這個安排,在建立了參謀長會議制度之後,總參謀部只掌握軍隊的戰時安排與指揮權,其他的權力都將回歸國防部。

對牧浩洋來說,這也算得上是個解脫。

用他的話來說,只有當上了總參謀長,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

明顯,肯定不會是個好滋味。要知道,黃峙博離開總參謀部的時候才五十多歲,而騰耀輝離開的時候也就六十多歲。當時,兩人都有足夠的精力繼續幹下去,也有足夠的影響力留下來,可兩人都選擇了離開。

到二零四七年的時候,牧浩洋的感受也一樣。

如果不是黎平寇挽留,他肯定會向黃瀚林提交辭呈。

當然,讓他留下來的,還有一份責任感。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二零五二年前迸,中國的處境將非常艱險,而到了二零五二年之後,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他在二零四七年辭職,就算回去當海軍司令,戚凱威與母祁鐵也會聯手控制總參謀部,而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不管是戚凱威、還是母祁鐵,都沒有足夠的能力率領隊取勝,以至沒有能力率領隊渡過最艱難的戰爭初期。要知道,戚凱威與母祁鐵都擅長打順手仗,在逆境中反敗為勝的能力非常欠缺,母祁鐵以至沒有這方面的作戰經驗。

二零五二年之後,隨著中國的軍現實力增強,牧浩洋就能夠放心大膽的“退休”了。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牧浩洋不得不繼續堅持下去,精打細算的花掉每一分錢,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軍隊,奉獻給國家。

二零五二年的元旦節,牧浩洋過得很輕鬆。

年前,他就與戚凱威達成了協議,在七月份主動向元提交總參謀部改革計劃,而且任命章玉廷擔任海軍參謀長。

在新的制度下,各軍兵種都將取消司令職務,參謀長為最高指揮官。

作為報答,戚凱威也許諾不會壟斷總參謀部,而會給予章玉廷與龐躍龍相應的地位,確保海軍與陸戰隊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在任期間制訂的所有裝備計劃都將得到保留。

按照戚凱威的許諾,至少在世界大戰迸之前,他不會取締海軍與陸戰隊的嚴峻裝備展專案。

結果就是,過完元旦節之後,牧浩洋把海軍與陸戰隊的裝備計劃重新梳理了一遍。

現實上,這個時候,牧浩洋最擔心不是戚凱威會不會兌現許諾,而是已經持續了十三年的擴軍行動能否持續下去。

到二零五二年初,隊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二百八十萬。

要知道,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期間,隊的總兵力也只有二百二十萬,而且並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只不過,擴軍是這個時代的潮流。

在二零五二年初,美軍的總兵力在二百八十萬以上,算上長期處於滿員戰備狀態的國民警衛隊,則過了三百六十萬,而中國的常備預備役兵力只有六十萬,總量上還比美軍少了二十多萬。

此外,俄羅斯的總兵力高達二百二十萬,歐盟各國也接近兩百萬。

隨著總兵力增長的,正是年年走高的軍費開支。

從二零三八年開始,中國、美國與俄羅斯的軍費增長度就過了經濟增長度,而且在絕大部分年頭都在經濟增長度的三倍以上。在二零四八年,中美歐俄的軍費增幅以至達到了百分之八十。

十多年下來,全球軍費已經增長了近三十倍

在這十三年裡,全球經濟只增長了六倍。

結果顯而易見,鉅額軍費開支,成為了各個國家、特別是中美歐俄最大的負擔,遲早會導致經濟崩潰。

以這個度增長下去,最遲到二零六零年,軍費開支就將佔到中美歐俄中央政府總開支的百分之八十。

這意味著什麼?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和平時期維持佔財政總開支百分之八十的軍費,因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只能維持政府的日常開支,在其他領域的開支,比如公共福利、教育、科技等領域的開支都將歸零。

明顯,正常社會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肯定會迸,而且就在這幾年之內。

按照牧浩洋在二零五二年初做的估測,如果下一財年的國防預算順利透過,那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