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在中央財政中所佔比重將達到百分之四十七,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的比重過百分之十六,只需要兩年,就能突破極限。
當然,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
結論顯而易見,只需軍備競賽持續下去,戰爭將在二零五四年底前後迸。
現實上,這與牧浩洋在對日戰爭之後做出的預測相差不大。
問題是,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已經使中美兩國筋疲力盡,也使遭到牽連的歐盟與俄羅斯枯槁不堪。特別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之後,美國的優勢正在縮小,所以美國很有可能提前動戰爭。
當然,這裡面還存在一個極為不安定因素:俄羅斯。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俄羅斯在二零五一到二零五二財年度的軍費預算就佔到了聯邦政府開支的百分之六十,已經突破了引世界大戰的極限,而俄羅斯的經濟承受能力明顯不如中國與美國。別的不說,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基礎遠不如中美兩國,因而國防開支中的很大一部分沒有留在國內市場,對推進國內就業沒有實質性的協助,而是透過軍火貿易的方式流入了美國。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俄羅斯很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點火者。
如果說美國能夠放棄印度,那麼美國就絕對不會放棄俄羅斯。
要知道,如果俄羅斯被中國擊敗,而且像印度那樣遭受慘敗,至少在未來十年之內美國別想在戰略上壓倒中國,而十年之後,美國更不可能在綜合國力上越中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成為全球霸主。
能夠想像,只需俄羅斯引戰爭,美國就會參戰,不會有絲毫遲疑。
這些因素,讓牧浩洋一點都不敢輕鬆大意。他能做的,就是利用最後的機會,完善軍事力量。
至於隊在戰爭中有什麼表現,那就不是牧浩洋所能決定的了。
過完春節,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