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問,這是一個非常雄偉,但是又非常難以實現的目的。

別的不說,大連造船廠、青島造船廠、江南造船廠與廣州造船廠就算擴建,也最多隻能建設二十座大型船臺。如果要繼續擴大超級航母的建造數量,就得開闢新的造船廠,或者提高其他造船廠的建造能力,而這就絕對不是一年、以至兩年就能完成的工作,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三年。

明顯,牧浩洋的這道部長令,像是在拔苗助長。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也與緊迫形勢有關。此後不久,牧浩洋就認識到了他所下達的部長令根本不可能完成,即便造船廠能夠修建足夠多的船臺,配套工業裝置也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造船需求。

結果就是,到二零五三年初,牧浩洋修改了這道命令。

按照他重新做的規劃大造船廠的主要任務不是擴大造船規模,而是透過改進建造技術縮短船臺週期。如果能把超級航母的船臺週期縮短到一年之內,就算只有十六座大型船臺也足夠了。

現實上,到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也就只有十六座大型船臺在建造超級航母。

當然,海軍要建造的不僅僅是航母。

客觀的講,如果中國海軍把重點放在航母上,肯定無法在二零五四年底超越美國,因為美國有著規模愈加龐大的航母建造計劃,而且在戰爭迸發的時候,美國就擁有比中國更強的航母建造實力。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在大戰迸發時,第二批三艘“美國”級航母已經下水,估計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完成舾裝,第三批六艘“美國”級與第四批六艘“美國”級將分別在二零五三年年初與年底下水。隨後,美國將建造一種愈加龐大的航母,而且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三年下半年開工,在二零五五年下半年服役。如此一來,就算牧浩洋在二零五二年底下達的部長令能夠實現,到二零五四年底,美國海軍依然擁有二十四艘航母,而中國海軍最多隻有十六艘航母。即便到了二零五五年底,美國海軍的航母將達到三十六艘、其中十二艘將是新式超級航母,中國海軍最多隻有三十二艘航母、而且沒有一艘是新式超級航母,雙方艦隊規模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還擴大了。樂觀估計的話,最快要到二零五六年底,中國海軍才能在艦隊規模上追上美國。

當然,這些評估,沒有考慮到戰鬥消耗。

如果把戰鬥消耗算上去,而且中國海軍繼續保持之前的戰績,在二零五五年間,就有可能與美國海軍持平。

問題是,誰能保證中國海軍將常勝不敗?

要知道,就算牧浩洋返回艦隊,也只能指揮一支艦隊作戰,而隨著艦隊規模擴大,中國海軍肯定不止一支艦隊。

能夠說,在做最壞打算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必須另闢蹊徑,開闢新的競爭領域。

毫無疑問,必須是對中國有利的競爭領域。

當時,正好有一個選擇擺在牧浩洋麵前,即提高護航戰艦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充分利用護航戰艦的價值。

為了搞清楚護航戰艦的價值,牧浩洋在十二月底秘密組織了一次演習。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這次演習的主要目的就是驗證新式末段攔截系統對反艦導彈、反艦制導炸彈與大口徑電磁炮炮彈的攔截能力。演習結果證明,口徑為七十毫米的電磁速射炮能夠有效攔截所有型別的反艦導彈、一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在適當改進之後,還能攔截兩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只是效率並不高。要想對付兩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電磁速射炮的口徑必須提高到一百毫米。演習還證明了一個結果,七十毫米電磁速射炮對大口徑電磁炮彈沒有攔截能力,即便把口徑增加到一百毫米,也只能應付低密度炮擊,在高強度炮擊中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這次演習的結果十分重要,因為間接影響到了中國海軍的造艦計劃。

演習結束一週後,也就是二零五三年一月四日,牧浩洋簽署了第二份部長令,批准了另外八艘“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的建造合同,並且要求各大造船廠在三個月內提交新式大型綜合戰艦的設想草案,爭取在二零五三年下半年敲定建造方案,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建成服役。

隨後,中國海軍對航母戰鬥群進行了調整。

在第二批八艘“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服役後,每支航母戰鬥群裡的大型綜合戰艦增加到了四艘,而不是最初的兩艘、也不是最初規劃的三艘。更重要的是,這四艘大型綜合戰艦中,兩艘為防空配製、兩艘為打擊配製。

同時進行的,還有新一代大口徑電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