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使印度恢復正常秩序。
說得間接一點,就是法國支援中國加快進攻度。
從政治上講,這也意味著法國將會承認印度的民選政府。
明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與法國的立場一樣。
在法國總統表態後,美國國務卿就在新聞佈會上提到,中國出兵推翻一個國家的合法政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美國過去與現在只承認印度的合法政權,因而在將來也只會承認印度的合法政權,不會承認由中國操控選舉出來的新政權,並且號召國際社會共同反對與抵制中國在印度的軍事行動。
問題是,美國的反對,根本沒有用。
用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講,美國沒有在關鍵時辰為印度提供軍事支援,現在表態已經錯過了良機,即便美國間接出兵參戰,也不可能扭轉戰局,而且中國的印度政策肯定會全面排斥美國。
說得簡單一點,美國根本無法對戰後的印度產生影響。
現實上,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在印度的政策,實際上是在報復美國。
要知道,在二零逐個年,美國策劃推翻利比亞政權的時候,中國在利比亞的間接投資高達一千多億美元,而利比亞內戰結束後,這些投資全都了湯。這次,美國在印度的間接投資高達上萬億美元,如果中國執意把美國排除在外,那麼美國在印度的所有投資也將化為影。
當然,這種說法有點過頭了。
不管怎麼說,中國政府不可能為了報三十多年前的一箭之仇,拿國家的未來做賭注。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報復美國,對中國也沒有多少好處。只能說,中國在印度的政策是為了打擊美國。
美國的立場,也不是為了重返印度,而是希望延長戰爭。
這場戰爭拖得越久,印度的戰爭喪失就越大,因而戰後的印度就愈加無足輕重,對中美戰略平衡的影響將大大降低。如果印度當局過早的承認戰敗,主動向中國投降,那麼印度必然改變中美戰略平衡。
要知道,一個還算完好的印度,絕對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戰略因素。
這一點,在隊的作戰行動中也反映了出來。
地面戰爭打響之後,中國空軍就沒再重點轟炸印度的工業裝置,特別是關係到國家基礎建設的工業裝置,也沒有重點轟炸印度的基礎裝置,比如道路、橋樑、隧道、機場、港口等等,而是把重點放在了戰場支援上,集中力量打擊印度陸軍,為中國陸軍減輕負擔,加快進攻度。
雖然從戰術上講,這是在配合陸軍作戰,而且也應該這麼打,但是從戰略上看,這卻是在儲存印度戰後復甦的基礎,減輕戰後重建的壓力,讓印度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後儘快恢復元氣。
明顯,對中國來說,一個較為完好的印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現實上,展到這一步,重點已不是印度會不會戰敗,而是印度將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戰敗。
從軍事上講,隊要做的就是加快進攻度,迫使印度當局儘快承認戰敗。
第一百一十章敗局已定
第一百一十章敗局已定T!~!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遠考慮
第一百一十一章長遠考慮
五月十日,牧浩洋把戚凱威招了回來,讓魏成龍頂替他指揮陸軍作戰。
牧浩洋沒有解除戚凱威的職務,只是讓他回國商討印度的戰後重建問題,並且正式任命他為駐印軍隊總司令。
這次,牧浩洋沒有偏袒龐躍龍。
雖然陸戰隊已經在印度戰場上投入了四個師的兵力,第二陸戰師與第十二陸戰師也將在五月十五日抵達加爾各答,總兵力將達到六個師、近十七萬官兵,不比陸軍投入的四個集團軍少多少,但是牧浩洋沒有安排龐躍龍在駐印司令部擔任職務,而是由戚凱威統一指揮地面部隊。
這麼做,主要就是避免兩人生矛盾。
雖然戚凱威與龐躍龍沒有私人矛盾,但是兩人早就結下了樑子。比如,在展“未來地面戰平臺”的時候,陸戰隊承擔了四分之一的研製經費,結果戚凱威卻沒有履行協議,陸戰隊沒能享遭到好處。
能夠說,兩人早已水火不容。
如果不是牧浩洋從中調解,恐怕兩人早就鬧翻臉了。
當然,牧浩洋也沒有把龐躍龍晾到一邊。如果只照顧戚凱威,肯定會讓陸軍坐大,陸戰隊將遭到壓制。
當時,牧浩洋給龐躍龍安排了一個重要任務:調查印度的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