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國做出了正確選擇,肯定能成為歐盟一體化程序的主要推動者。相反,則肯定會成為歐盟一體化程序的主要阻撓者。

對歐洲大陸國家來說,英國的影響力絕對不可低估。

從某種意義上講,推動歐洲一體化的肯定是法德軸心,而決定歐洲能在什麼時候完成統一的則是英國。T!~!

..

第八十四章 戰略平衡

與歐盟一樣,劇烈變化的國際形勢,也把俄羅斯推到了口上。

可惜的是,與歐盟相比,俄羅斯的處境更加惡劣。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的成敗不是繫於某種社會力量,而是一個人。

從歷史影響上看,成就俄羅斯與毀掉俄羅斯的是同一個人。

作為前蘇聯主要的衣缽繼承者,俄羅斯依然是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也是得到公認的世界強國。只是,剛剛獨立的俄羅斯並不強大,反而因為過分的信賴西方集團,遭遇了十年的寒冬。直到從克勃格走出來的普京當上總統,俄羅斯這臺龐大而又老舊的戰車才回的正軌。普京的第一次任期,是俄羅斯經濟展最快、社會復甦最為迅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普京一個人拯救了俄羅斯,把這個歷史沉重的國家拖出泥潭,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正是這位“強硬的獨裁者”,把俄羅斯帶上了歧途。

在普京的第二次總統任期內,俄羅斯的展狀況就沒有那麼理想了。

雖然在此期間,透過與中國加強合作,俄羅斯獲得了大好的展勢頭,特別是中國巨大的資源需求,極大的促進了俄羅斯經濟增長,比如在二零一六年到二零一九年間,與中國的貿易就為俄羅斯提供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使俄羅斯迅走出金融危機。但是這種單純依靠資源的貿易,對俄羅斯的幫助並不大,而且不具有持續性。比如從二零二零年開始,隨著中國加強了從其他地區的進口力度,大力開闢海外資源產地,對俄羅斯的需求大為降低,貿易額開始萎縮。

僅僅如此的話,俄羅斯受到的影響還不是很大。

中國的需求減少,不等於俄羅斯找不到買家,比如歐盟也需要俄羅斯的資源,特別是石油與天然氣。

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大國以出口資源為主。

要知道,真正的大國,都是進口資源,出口更有價值的工業產品,特別是含有更高附加值的高技術工業產品。

這一點,在軍火貿易上體現得非常明確。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俄羅斯都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軍火出口國,每年都能創造數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外匯收入,而軍火貿易也是除了能源貿易之外,俄羅斯的第二大外匯收入。

可是從二零一五年開始,俄羅斯的軍火貿易額開始急劇下降。

到二零二零年左右,俄羅斯不但沒有保住第二的位置,連前五位都不是,軍火貿易額僅有可憐的七億美元,比美國的七百八十億、中國的六百二十億、英國的一百七十億、德國的一百億、法國的一百四十億美元差了不僅僅是一個級別,即便跟以色列、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相比,也差了好幾倍。

雖然在二零二四年,隨著T50定型量產,俄羅斯的軍火貿易額有所增加,但是仍然遠遠落後於其他強國。

歸根結底,正是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出了問題。

得直接一點,俄羅斯在科技實力上已被中國、美國、歐洲甩在了後面,根本沒有能力與其他強國競爭。

題是,這並不等於俄羅斯失去了大國的資格。

利用資源貿易,俄羅斯不但與中國、歐盟保持著良好關係,還鞏固了傳統勢力範圍,周邊環境大為改善。

當然,最主要的不是俄羅斯的實力增強了,而是美國的相對實力減弱了。

得直接一點,在美國必須面對中國挑戰的時候,不再把遏制俄羅斯當成主要任務,也就不再打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在某些時候甚至把俄羅斯當成遏制中國的夥伴,也就不得不為俄羅斯鬆綁。

直接的體現,就是第一次印度洋戰爭。

當時,美國為了遏制中國進軍印度洋,不得不拉攏俄羅斯,以戰略利益做交換,幫助俄羅斯鞏固中亞地區的地位,阻止中國向中亞滲透,利用俄羅斯的野心,特別是在傳統地緣地區的野心來牽制中國。

雖然這一招沒有收到明顯效果,畢竟中國沒有進軍中亞的野心,也不想挑戰俄羅斯的傳統勢力,但是至少讓俄羅斯有了喘息機會,也減輕了俄羅斯的戰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