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擔,比如藉此機會鞏固了在外高加索地區的控制力。
當然,俄羅斯得到的好處絕不僅僅如此。
比如在美國進行戰略收縮後,俄羅斯控制了烏克蘭,聯合白俄羅斯與哈薩克,著手重組獨聯體,並且把獨聯體作為建立戰略邊疆的重要基礎,以此提高國際地位,獲得國際大國身份。
有一點必須承認,即俄羅斯的處境並不樂觀。
在軍事領域,反映得特別明顯。
二零三五年前後,中國與美國率先開始了第五代戰鬥機的量產工作,由法國與德國聯合研製的“歐洲先進戰鬥機”也完成了飛,預計在二零四零年前量產,而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連影子都沒有。
在這個急流勇進的時代,跟不上就等於倒退。
對俄羅斯來說,前蘇聯的遺產已經消耗一空,卻沒能建立起可持續展的基礎,未來自然暗淡無光。
事實上,這也正是俄羅斯為什麼堅決反對全面銷燬核武器,在美國與中國的壓力下卻又無可奈何的原因。對俄羅斯來說,核武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戰略安全保障,可是兩個級大國的壓力又讓俄羅斯不得不屈服。
這些現象,無一例外的表明,俄羅斯充其量算得區強國。
只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憑藉獨一無二的地緣優勢,俄羅斯仍然是世界大國。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西接歐洲、東連中國,彼得大帝等老祖宗打下的基業足夠後世子孫享用幾百年了。
正是利用與歐洲、中國的緊密關係,俄羅斯的地位得以維持。
得直接一點,俄羅斯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