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卡斯的處置方法,等於在國務院與國防部之間製造了一條裂痕。
當時,麥卡錫與喬丹就指責了康拉德,認為國務卿的做法非常錯誤,使美軍錯失了保衛新加坡的最後機會,國務院必須為新加坡淪陷、以及由此產生的後果負責。等於一下洗脫了國防部的責任。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麥卡錫與喬丹確實有點小題大做,或者說是在故意轉移矛盾。
要知道,就算在十多個小時前收到了訊息,美軍也很難有所作為,因為能夠支援新加坡的只有留在東印度洋的第三艦隊,而且中間還隔著蘇門答臘島。在此之前,第四艦隊就已開赴亞丁灣。按照美軍的作戰部署,如果俄羅斯在十一月進軍外高加索地區,第四艦隊將負責震懾伊朗。顯然,三支航母戰鬥群根本發揮不了作用,而澳大利亞又離新加坡太遠,也很難發揮作用。
說得直接一點,不管新加坡做出何種選擇,美軍都發揮不了作用。
這一點,在美軍的作戰計劃中也體現了出來。
根據戰後披露的訊息,美軍根本沒有打算協防新加坡,而是把新加坡作為棄子,為其攻打西太平洋的作戰行動開路。說得簡單一些,美軍早就打算犧牲新加坡,以此換取寶貴的時間。
現在的問題是,新加坡犧牲掉了,卻沒有產生應有的價值。
中隊未費一槍一彈就拿下了新加坡,意味著原本放在這邊的兩個陸戰師能在數日之後到達西太平洋任何一處地點,加強最為薄弱的防線,而美軍的進攻行動預計要到十一月底才能發起,因此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在中隊完成部署調動之前開始,也就沒有可能打中隊一個措手不及。
顯然,這下美軍的計劃泡湯了。
由此可見,麥卡錫與喬丹大鬧白宮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國務卿擔責,而是要藉此機會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