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命令之前,空軍司令部已經下達了作戰命令,定在零點整轟炸新加坡的軍事設施,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已經部署就位,飛行員也收到了指令,部分戰鬥機已經在飛往新加坡的途中了。
如果再晚兩分鐘,炸彈就將在新加坡的國土上炸響。
萬幸的是,沒有晚兩分鐘。
這些戰鬥機沒有轉向,而是繼續飛往新加坡,只是沒有投下炸彈,而是作為首批軍事力量監視新加坡國防軍。
當時,誰也不知道新加坡國防軍是否會放下武器,因此戰爭警報還沒解除。
所幸的是,在新加坡總理做出最後決定之前,新加坡空軍參謀長就向各級部隊下達了禁止開火的命令。
不然的話,第一批進入新加坡領空的中國戰鬥機很有可能遭到攻擊。
一個小時後,第三十預備陸戰師的先頭部隊透過了柔佛海峽,並且在凌晨兩點半進駐樟宜機場。
凌晨一點半,第三陸戰師的的先頭部隊在新加坡港上岸。
導致新加坡當局屈服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空軍的四百架戰鬥機與兩百架轟炸機。
可是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中國空軍只出動了戰鬥機,而沒有動用部署在本土的轟炸機。
在四百架戰鬥機中,只有兩百多架執行攻擊任務,另外的一百多架中,部分負責奪取制空權,部分則掩護跟進的預警機。
正是如此,戰後有人認為,新加坡空軍參謀長提供了虛假情報,甚至因此認為他早已被中國情報機構策反。從這個結論出發,部分人認為,裝備了四百多架新式戰鬥機的新加坡空軍有足夠的能力頂住中國空軍的打擊,甚至能夠攻擊中國的地面部隊與登陸艦隊,使中國在新加坡的登陸行動遭受重創。
顯然,這種觀點根本佔不住腳。
根據前後發生的事情,當時新加坡空軍探測到的“兩百架轟炸機”,很有可能是中國海軍艦隊出動的防空戰鬥機,以及正在飛往關丹的運輸機群。因為從海南島到關丹的航線大致指向新加坡,所以新加坡空軍做出了誤判。至於新加坡空軍參謀長被策反,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當然,新加坡有能力抵擋中國空軍的打擊,更是沒有根據。
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島國,就算有足夠多的戰鬥機,也沒有足夠多的空軍基地。可以說,即便在首輪交戰中,新加坡空軍能夠控制住局面,也不可能保住僅有的空軍基地。
沒有了基地,還怎麼作戰?
更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時候,中國空軍不但可以動用戰略轟炸機,還能得到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支援。
對新加坡當局、數百萬新加坡人民來說,和平才是真正的安全基石。
第二十八章屈服
第二十八章屈服,到網址T!~!
..
第二十九章 相互指責
第二十九章相互指責
雖然新加坡不戰而降已經在美國當局的預料之中,但是這樣的結果,卻嚴重打亂了美軍的作戰計劃。
十一月四日上午,美國大使與新加坡總理會談後,就向國務院報告,新加坡當局的情緒非常不穩定,而且新加坡總理並沒下達備戰命令。根據這一情況,康拉德在隨後提交給白宮的報告中提到,新加坡很有可能在最後關頭向中國屈服,美國必須做好丟掉新加坡的思想準備。
這一預測,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只是,直到十一月五日凌晨,也就是新加坡投降之後,五角大樓才收到訊息,還不是來自白宮與國務院的訊息,而是來自第三艦隊的訊息。在蘇門答臘島南面活動的美軍艦載預警機發現大批運輸機正在飛往新加坡,而新加坡當局並沒進行抵抗,表明新加坡已經在此之前向中國投降。
在得知白宮與國務院早就收到訊息的時候,麥卡錫與喬丹的感受可想而知。
當時,還是美國東部時間四日下午,麥卡錫與喬丹一起去了白宮,詢問盧卡斯為什麼不把訊息轉告給國防部。盧卡斯沒有給出答覆,而是把康拉德叫了過來,似乎想證明之前收到的訊息並不可靠。
顯然,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盧卡斯的手段很不高明。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作為總統,盧卡斯應該主動承擔責任,或者說主動出面擋住軍方的壓力,而不是讓軍方與國務院面對面的發生衝突。把康拉德擺出來,就算盧卡斯能夠以此爭取到軍方的支援,也會讓軍政兩界發生矛盾。對於正在進行戰爭動員的美國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