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顯然,這下美軍的計劃泡湯了。

由此可見,麥卡錫與喬丹大鬧白宮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國務卿擔責,而是要藉此機會讓軍方主導白宮。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調整已有的作戰方案。

攻打沖繩島,顯然不大可能了。中國陸戰隊已經在沖繩部署了兩個陸戰師,現在手頭還有兩個陸戰師的機動部隊,而美國陸戰隊只准備了四個陸戰師的兵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情況下打下衝繩島。

用喬丹的話來說,強攻沖繩島只能使美軍蒙受慘重傷亡,喪失下一步進攻能力。

問題是,美軍需要下一步進攻能力嗎?

當時,盧卡斯就提出了這個疑問,即在西太平洋上攻佔了橋頭堡之後,美軍是否有繼續進攻的作戰方案。

麥卡錫與喬丹都否認了這一點。

按照喬丹的說法,在完成戰爭動員之前,美軍的兵力不足以攻打中國本土,甚至不足以掃蕩扶桑或者臺灣,只能在戰線上做些小打小鬧的事情。等到兵力充足之後,美軍才有能力進軍中國本土,而這至少要等到二零五三年底。也就是說,在此之前的一年內,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對中國進行戰略轟炸。

盧卡斯沒有喪失理智,當即就提出,應該繼續推進原有計劃。

顯然,這正合麥卡錫與喬丹的胃口。

當著康拉德的面,麥卡錫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儘快為新成立的兩個陸戰師提供主戰裝備,二是徵用商船運送作戰物資,三是批准在塞班島、提尼安島等島嶼上徵用土地修建陸戰隊營地。

直到這個時候,麥卡錫才表明意圖。

問題是,這三個問題都不大好解決。

當時,美國的軍備採購、軍需運輸、土地徵用等權力都在國務院手裡,五角大樓只負責提出需求,具體怎麼處置得由國務院決定。說得簡單一些,美國的法律不允許軍方直接掌握行政權。

顯然,康拉德被難住了。

已經準備就緒的主戰裝備確實能夠武裝兩個預備陸戰師,但是這些裝備計劃援助給以色列,幫助以色列國防軍武裝六個旅。早在向中國宣戰之前,以色列就提出了請求,這六個旅將用在戈蘭高地上。十月底,康拉德就答應了以色列總理的要求,並且保證在十一月十日之前啟運。

徵用商船的事情也很麻煩,因為美國的船隻都屬於私人企業,就算國會已經批准了戰時動員法,授予美國聯邦政府戰時特權,可是“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寫進了憲法,其他任何法案都不得違背憲法。如此一來,美國聯邦政府要想徵用商船,必須與船舶擁有者進行協商談判。

當時,談判還在進行之中,很多問題都沒解決。

至於在北马里亞納群島徵用土地,問題就更大了。原因很簡單,北马里亞納群島不是美國的領土,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委託給美國管理的地區,連海外領地都算不上,因此美國政府無權在此徵用土地。

這下,矛盾變得更加突出了。

康拉德的否定答覆,讓麥卡錫怒不可遏,甚至揚言要國務卿承擔一切後果。喬丹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反覆聲稱沒有充足的準備,不可能順利攻佔沖繩島,而在此失敗的話,戰局很有可能被中隊逆轉。

雖然這有點危言聳聽,但是並非完全不切實際。

要知道,美國也才進入戰爭狀態,戰爭動員工作剛剛展開,至少要到二零五三年底才有可能達到最佳狀態。即便在軍事領域的動員工作能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底完成,到二零五二年底就能徵召三百萬退役軍人,可是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之前,美軍的主要作戰力量仍然是現役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挫敗都有可能使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倒轉過來。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

從時間上看,美國的優勢最多能夠維持到二零五三年中期,在此之後,隨著中國的戰爭機器加速執行,差距就會迅速縮小。也就是說,美國經受不起嚴重挫敗,每一點些小的失敗都很有可能影響大局。

只是,國防部長與國務卿在總統面前的爭吵不會有任何結果。

當時,盧卡斯為了安撫麥卡錫與喬丹,責成康拉德儘快為陸戰隊提供兩個師所需的主戰裝備,儘快與航運公司簽署徵用協議,以及向塞班當局施壓。

問題是,這等於什麼都沒做。

美國東部時間十一月五日上午,五角大樓向白宮提交了經過修改的作戰方案,把登陸時間推遲到了十二月上旬,理由是中隊的實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