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東面,而沒有過於關注群島西面。更重要的是,海軍在清晨發來的訊息,證明美軍聯合艦隊已經轉向北上了。
這兩條資訊合在一起,表明美軍指揮官認為特遣艦隊在其北面。
更重要的是,美軍指揮官做出了主動尋求決戰的選擇。
這讓牧浩洋有點吃驚,因為特遣艦隊果真在馬爾地夫群島東面的話,就算美軍聯合艦隊獲得了搶攻機會,也必敗無疑。
原因很簡單:在這片海域,特遣艦隊肯定得到了空軍岸基戰鬥機的全力掩護,美軍沒有任何兵力優勢可言,在其攻擊特遣艦隊的時候,特遣艦隊可以不顧艦隊防空,出動全部戰鬥機進行反擊。
除此之外,美軍聯合艦隊搶攻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要知道,美軍聯合艦隊已經暴露行蹤,而特遣艦隊還在暗中。只要美軍聯合艦隊進入艦載戰鬥機的攻擊範圍,特遣艦隊就會發動攻擊,而美軍聯合艦隊則要等到偵察機發現特遣艦隊之後才能發動攻擊。大文學
遭到中國空軍戰鬥機攔截,美軍偵察機有那麼容易發現特遣艦隊嗎?
在牧浩洋看來,美軍聯合艦隊這麼做,簡直就是在送死。
正是如此,在二十六日上午,牧浩洋也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立即趕過去,給予美軍聯合艦隊迎頭痛擊。
與里根不同,牧浩洋是在準確掌握了戰場情勢的情況下,而做出的審慎判斷。
中午,發生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一架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在空軍戰鬥機掩護下,遭遇了美軍的偵察機,隨後擺脫護航戰鬥機單獨南下。因為導航儀出了問題,反潛巡邏機的航線實際上向西偏了幾度,結果在不應該的到達地方發現了美軍聯合艦隊。
彙報的時候,反潛巡邏機給出了準確的方位資訊與美軍聯合艦隊的航線資訊。
可惜的是,反潛巡邏機的方位資訊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美軍聯合艦隊的實際位置在反潛巡邏機報告位置的西面,偏差大概在三百公里左右。
這個錯誤,直到四個小時之後,才由一名核對偵察報告的參謀糾正。
當時,那名參謀對比了無線電監聽電臺給出的報告,而且那架反潛巡邏機也已經回到了機場,地勤人員發現慣性導航儀出了問題,參謀也才發現反潛巡邏機的報告有誤,並且及時彙報了情況。
只是,這是四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收到這條訊息,牧浩洋沒再遲疑,立即命令艦隊向東南方向航行,而且讓龔繼飛去準備攻擊行動。
根據反潛巡邏機提供的報告,足以判斷美軍聯合艦隊正在駛往迪戈加西亞。
從其轉向地點來看,美軍聯合艦隊的指揮官肯定知道中國空軍是個大威脅,所以沒有進入空軍戰鬥機的打擊區域。大文學
事實上,這早就在牧浩洋的預料之中。
美軍聯合艦隊的任務是拱衛迪戈加西亞,在適當的時候與中國艦隊決戰,而不是去打擊印度南部地區的中國空軍基地。也就是說,美軍聯合艦隊不可能一直北上,肯定會在適當的時候轉向。
顯然,牧浩洋就在等待這個機會。
只有離得足夠近,特遣艦隊的突然襲擊才有致命性,而且也才能萬無一失的逮住美軍聯合艦隊。
要知道,美軍聯合艦隊在轉向西行之後,在戰術上就沒有多大轉圜餘地了。
接下來,美軍聯合艦隊最多隻能在受到威脅的時候轉向南下,而其第三艦隊的最高航速不會超過三十五節。如此一來,只要能把距離縮短,就算美軍聯合艦隊轉向撤退,除非打算拋棄第三艦隊,不然都無法避開特遣艦隊。如果特遣艦隊在此之前打草驚蛇,美軍聯合艦隊很有可能提前轉向。雖然在此之後,特遣艦隊依然有較大的把握追上美軍聯合艦隊,但是卻不得不在沒有空軍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作戰,還得在廣袤的印度洋腹地搜尋目標,而特遣艦隊的航空兵本來就不佔優勢。
說白了,牧浩洋打算打一場沒有風險的戰鬥。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中國海軍再也承受不了損失。
牧浩洋需要的是一次絕對性的勝利,不但要殲滅美軍聯合艦隊,還要避免特遣艦隊遭到重創。
可以說,牧浩洋的戰術相當保守。
只不過,在採取保守戰術的時候,牧浩洋充分利用了所有有利條件,也就對取勝擁有了最大把握。
按照反潛巡邏機提供的情報,戰鬥將在夜間進行。
準確的說,傍晚六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