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艦隊作戰來講,在戰爭爆發前,美軍花大力氣擴大了珀斯港的基礎設施,還在達爾文港修建了可供航母停靠的深水碼頭,在澳大利亞西北地區修建了數座空軍基地,增強了兵力部署能力。相反,在太平洋方向上,關島的阿拉普港、瓦胡島的珍珠港、乃至本土的聖迭戈港的基礎建設都沒有擴大,容納與支援艦隊作戰的能力非常有限。以當時的情況,美軍最多隻能在西太平洋上部署十二支航母戰鬥群,而且理想狀態是九支,達到十二支,必然會降低艦隊的作戰效率。
這些因素,導致美軍在情況已經出現變化的時候,還是得按照原計劃行動。
在戰略層面上都存在這麼多的問題,美軍內部的問題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美軍的前線指揮官,特別是艦隊指揮官來說,最欠缺的就是作戰經驗,特別是指揮大艦隊進行制海作戰的經驗。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就沒有進行過任何性質的制海作戰。
即便在美蘇冷戰、以及中美冷戰時期,也是以海上對抗為主,根本沒有作戰機會,而美軍參與的戰爭,根本不涉及制海作戰,因為在這些戰爭中,美國的對手都很弱小,根本無法對美軍艦隊構成威脅,更沒有能力在海洋上挑戰美國海軍。如此一來,美軍艦隊指揮官的經驗,往往來自與對手,即中國海軍在幾場大規模海戰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這種間接性質的學習與借鑑,顯然比不上直接參與。
當時里根的表現,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二十六日凌晨,里根沒有及時的做出決定,而是拖延了數個小時,才在天亮之後讓艦隊轉向。
如果換成牧浩洋、哪怕是龔繼飛,都不會浪費這幾個小時。
美軍聯合艦隊在天亮後轉向的第一個結果就是:一頭撞進了中國海軍反潛巡邏機的密集搜尋海域。
八點不到,美軍聯合艦隊再次被反潛巡邏機發現。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中國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先後三次發現了美軍聯合艦隊,而且每次都及時發出了偵察情報。
雖然為此,中國海軍損失了二十多架反潛巡邏機,但是換來了無價的戰場情報。
對美軍聯合艦隊來說,此時最缺的就是戰場情報。
當天上午,美軍的第四次偵察行動,把重點放在了北面,即重點搜尋馬爾地夫群島東面海域。
這次,美軍偵察機遭遇了更大的阻力。
因為反潛巡邏機已經多次與美軍偵察機遭遇,還有數架反潛巡邏機被擊落,所以中國空軍在當天上午加強了對反潛巡邏機的掩護力度,為每一架反潛巡邏機安排了兩架、甚至四架護航戰鬥機。
雖然這些護航戰鬥機無法全程伴隨反潛巡邏機活動,但是至少能伴飛一千多公里。
結果就是,美軍的偵察機在當天上午遭到了中國戰鬥機的兇猛攔截,第四批偵察機中有三分之一沒能完成偵察任務。
這下,里根更加堅信了之前做出的判斷。
此時,連尼克松都有點動搖了。
如果中國艦隊沒有在馬爾地夫群島東面,中國空軍為什麼要派遣這麼多戰鬥機?
事實上,當時一些美軍偵察機飛行員還把中國空軍的J…30與J…31誤認為是中國海軍的J…32與J…33。
這些錯誤判斷與錯誤報告,最終導致了災難性的結果。
第六十章陌生的戰場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六十一章 意外因素
第六十一章意外因素
二十六日上午,海軍與空軍發來的戰報,幾乎淹沒了牧浩洋與龔繼飛。大文學
從這些雪片般飛來的戰報中找出關鍵資訊,並且加以利用,絕對是對一名艦隊指揮官最大的考驗。
很多時候,資訊過多反而沒有好處。
要知道,海軍與空軍發來的資訊,不見得都是準確的,都有事實存在偏差,某些甚至完全錯誤。如果無法對這些資訊的正確性做出準確甄別,並且找到可以利用的資訊,也會產生惡劣後果。
所幸的是,指揮特遣艦隊的是牧浩洋。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由龔繼飛指揮戰鬥,結果恐怕很難預料,因為這位年輕的海軍少將一直叫嚷著要搶先發動攻擊。
牧浩洋冷靜得多,而且已經看出了一些端倪。
根據空軍發來的戰報,牧浩洋初步斷定,美軍正在重點搜尋馬爾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