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就能在印度洋上掌握主動權。
現實上,這也正是阿諾德與裡梅爾提出的建議。
兩人都認為,美軍應該先截擊登陸艦隊,然後把艦隊撤離到澳大利亞西部。如果中國艦隊沒有開赴迪戈加西亞,而是奔赴西太平洋,還能夠把抽調給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的航空兵派回去。
問題是,這個建議完全不具備可行性。
別的不說,轉移六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絕對不是說句話那麼簡單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辦到。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從西南太平洋戰場把六支艦載航空兵聯隊轉移到西太平洋,最快也只能在二十五日完成。如果中國艦隊殺奔西太平洋,此時已經奪取了制海權,說不定中國陸戰隊已經登上了關島。更重要的是,在中國艦隊的要挾下,美軍艦隊肯定會繼續後撤,因而轉移艦載航空兵聯隊的難度將大大提高,以至無法完成。結果就是,美軍艦隊要麼退到夏威夷群島,要麼冒險南下。這兩種選擇都意味著,關島上的美軍必須在沒有艦隊掩護的情況下獨自作戰。
毫無疑問,喬丹上將絕對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也正是如此,喬丹才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下,決定先鞏固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再決定能否出兵印度洋。
只是,到了二十日,戰局出現了轉變。
當天,中東戰場上,“德拉會戰”結束,以色列與敘利亞當局先後宣稱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德拉會戰”,能夠說是中東戰場上自“西奈半島戰役”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
在這場會戰中,以軍先後投入三十二個旅、總計二十七萬地面部隊,敘利亞、約旦與中國陸軍則投入了一個集團軍、四個裝甲師、六個步兵師、十二個預備師與六個**旅,總計三十八萬地面部隊。會戰的結果是,以軍經過苦戰攻克了德拉,並且在會戰結束前包圍了安曼,中敘聯軍則在蘇韋達省西南地區的戰鬥中,圍殲了以軍十二個旅,阻止了以軍繼續向北突擊。
從結果來看,以軍在戰術上取得了勝利,以大約九萬人傷亡的代價,圍殲了德拉地區的近二十萬敘利亞軍隊。可是在戰略上,以軍則大敗虧輸,因為喪失過於慘重,不得不放棄進軍大馬士革的計劃。
會戰打響後,以軍先在沒有攻佔安曼的情況下進軍敘利亞。
從某種意義上講,以軍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為戰敗埋下了伏筆,隨後的戰鬥中,後勤保障成了以軍最大的敵人。以至能夠說,正是因為沒有及時攻佔安曼,以軍才不得不在佔領德拉後停止前進。
這場會戰,也讓蔣博文少將成為了敘利亞的“國際英雄”。
會戰初期,蔣博文就意識到,如果把第十三集團軍的主力置於以軍正面,必然演變成一場大規模消耗戰。當時戚凱威已經明確告知虞世輝,短期之內不會向中東增兵,因而第十三集團軍必須避免消耗戰。受此影響,在部署兵力的時候,蔣博文把重兵放在了蘇韋達省西南地區,只在敘軍防線後方安排了六支規模不大的突擊叢集,以防守反擊的方式負責支援敘軍作戰。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蔣博文在做這一部署的時候,明確告知六支突擊叢集指揮官,他們的主要任務不是協助敘軍守住防線,而是在防線被突破之後,掩護敘軍穩步後撤,避免敘軍崩潰。
能夠說,敘軍能否穩步撤離到德拉,將是會戰的決定性因素。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敘軍被擊潰,以軍不但能夠迅攻佔德拉、向大馬士革推進,還很有可能從側翼包抄敘軍在戈蘭高地上的防禦部隊,從而使以軍投入在戈蘭高地上的十多個旅揮作用。
真要打成這個樣子,就算第十三集團軍再能打,也守不住大馬士革。
為此,蔣博文還在大馬士革與德拉之間部署了四支突擊叢集,設定了第二道防線,並且使之成為德拉方向上的預備隊。在隨後的戰鬥中,這四支突擊叢集在德拉方向上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第十三集團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蘇韋達省南部地區。
蔣博文的戰術計劃非常簡潔:在以軍猛攻敘軍防線,並且迫使敘軍撤離時,從側翼起衝擊,擊潰以軍。
在軍事上,越是簡潔的打法,越有可行性,也越有能力。
能夠說,如果蔣博文面對的是第五次中東戰爭時的對手,那麼他的這個部署就足以扭轉中東戰局。
只是,他面對的是以色列、以至能夠說是西方集團中最出色的陸軍將領。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動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