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七大軍區,實際上是以陸軍為主。
撤消軍區的話,意味著數百名將領、數萬名校官、十數萬低階軍官要麼退役、要麼打入冷宮、要麼丟掉職務,這等於一下動了幾十萬人的蛋糕,特別是軍區制的既得利益者,即七大軍區的主要將領。
為此,騰耀輝不得不採取“曲線救國”的方針。
當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集團軍固定隸屬於某個軍區的陳規,先把衛戍北京的第三十八集團軍派往南京軍區,然後陸續對所有集團軍重新做了部署,切斷了軍區與集團軍的直接關係。隨後,騰耀輝開始裁減陸軍規模,把十一個甲類集團軍縮減為八個,七個乙類集團軍全部併入甲類集團軍,藉此機會對集團軍指揮階層大換血,從而切斷了集團軍內部根深蒂固的“血緣關係”。最後,騰耀輝才在新的陸軍指揮體系下,逐步把一些軍區合併為戰區司令部,比如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與濟南軍區合併為中央戰區司令部,南京軍區與廣州軍區合併為南方戰區司令部,成都軍區與蘭州軍區合併為西部戰區司令部,另外增設了印度洋戰區司令部與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部。
必須承認,在對日戰爭爆前,騰耀輝的改革並不徹底。
為了降低軍隊的抵抗情緒,騰耀輝保留了大部分在職將領,結果就是,五個戰區司令部都人滿為患。
直到對日戰爭爆後,騰耀輝才開始大刀闊斧的裁減人員,特別是高階將領。
對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陸軍的在職將領總人數已經由七千多人減少到了四千多人,而且平均年齡由五十三歲降低到了四十一歲。
當時,騰耀輝做的最引人矚目的一件事情,就是裁減掉所有非指揮性質的將領。
說得直接一點,主要就是針對文工部隊。
在騰耀輝之前,中國陸軍中,僅文工部隊就有兩百多名將軍,而這些人不但不會領軍作戰,甚至算不上真正的軍人,而他們最大的能耐就是唱歌跳舞,搞些娛樂活動。如果這樣的人都能當上將軍,那麼中**隊也就沒有什麼希望了。對於穩定軍心來說,也必須禁止非指揮人員晉升為將領。
在退役前,騰耀輝還推動了“國防法補充案”,對將領性質做了明確規定。
直到二零四一年前後,騰耀輝才基本上完成了由黃峙博規劃的軍事改革,建立起了以戰區為主的指揮體系。
當然,與軍區制相比,戰區制有一個極為明顯的特點,即五大戰區司令部都沒有常備作戰部隊,所有作戰部隊,不管是陸軍、空軍、海軍、還是陸戰隊的作戰部隊,都直接隸屬於總參謀部,只是在有作戰需要的時候,由總參謀部分派給戰區,並且接受戰區司令部下達的作戰命令。
可以說,這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靈活性。
同時,這也提高了對軍人素質的要求。
要知道,在軍區制下,各個軍區的作戰部隊基本上不用考慮到其他軍區所在地方執行作戰任務,因此在建設與訓練的時候,主要針對本軍區內的獨特情況。比如,瀋陽軍區的部隊就主要針對在東北平原地區作戰,更加重視在寒冷條件下的大規模機械化戰爭,而廣州軍區的作戰部隊則主要針對在南方水網地區作戰,更加重視在炎熱潮溼氣候下的作戰能力,從而導致兩個軍區的作戰部隊在裝備、訓練、人員素質、戰術戰法、甚至是官兵的文化觀念都有很大區別。
如果僅僅為了保衛本土,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是,要想在面向全世界的戰爭中取勝,這就是個大問題。
說得嚴重一點,像第三十九集團軍這樣的王牌部隊,拉到南方叢林戰場上,恐怕連游擊隊都打不過。
問題是,誰能保證中**隊不會到陌生環境下作戰。
因此為了打贏下一場戰爭,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其他國家、在完全陌生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下進行的戰爭,中**隊就需要改變,需要提高自身素質,需要透過更加嚴厲的訓練來適應新的戰爭環境。
如此一來,戰區制就成了必然選擇。
由此可見,黃峙博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預料到,中國陸軍將打出國門,去遙遠的戰場上作戰。
毫無疑問,軍事改革的成效非常顯著。
到二零四四年,中國陸軍總共只有八個集團軍,不過規模都有所增加,平均每個集團軍的總兵力高達六萬,是之前的兩倍左右,而三個王牌集團軍,即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五十四集團軍的總兵力都在七萬以上,擁有較為完整的作戰編制,也擁有較為全面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