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的電報。當這份電報幾經周折到達珍珠港時,已經是珍珠港慘遭攻擊的7小時以後的事了。
疑點之五: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全美上下一致要求追究有關高階將領的失察之責。結果,在珍珠港的海、陸軍指揮官金梅爾海軍上將和肖特陸軍中將及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海軍上將等人先後被撤職罷官。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比他們更為嚴重地貽誤戰機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卻沒有受到處分。
對於這些疑點,後來有輿論猜測是總統羅斯福與馬歇爾的陰謀。1941年12月4日晚,羅斯福總統在白宮他的橢圓形辦公室裡同陸軍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一起研究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形勢時,得到情報部門提供的報告:發現一支代號為“機動部隊”的日軍艦隊正悄悄駛向太平洋中部。羅斯福認為,正像美國因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一樣,現在也只有直接參戰,才能使美國在未來獲得最大的利益和最高的地位。因此,他一直想親自率領美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自從他第二次連任總統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的一年時間裡,美國的中立國地位已經名存實亡了。但是,他一時還無法實現直接參戰的目的,因為當時美國國內的反戰勢力十分強大。民意測驗顯示,全國有74%的人反對美國直接介入戰爭,在這種情況下,他需要一個藉口,獲得支援才能踏上通往戰爭的道路。
但對手沒有給他這個藉口,因為希特勒始終沒有忘記美國干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局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因此,他既不理會美國的中立活動,也不給美國以參戰的藉口。在對美髮出的“水龍帶”打擊了一陣之後,希特勒立即向德國海軍上將下達了嚴格的命令,要求任何潛艇都不準在大西洋攻擊美國船隊。但堅信美國必須參戰的羅斯福總統卻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率領美國參戰的機會。現在,日本人馬上要給他提供那個盼望已久的機會了,羅斯福豈能放過這天賜良機!於是,他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史汀生、諾克斯和馬歇爾。這就是—不通知珍珠港守軍,讓珍珠港遭受日軍的攻擊!
12月7日,羅斯福總統所期待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從夏威夷傳來了那份著名的緊急報警電報:“珍珠港遭到襲擊!”
第二天中午,一向深居簡出的羅斯福總統作出了異乎尋常的舉動,他沒有像往常那樣坐著輪椅露面,而是由他的長子扶著走進國會大廈,當他來到大廳時,歡呼聲像暴風雨般爆發出來。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在向他,並且透過他向他們的祖國表達赤膽忠心。在國會大廈外,全國各地的美國民眾都聚集在收音機旁,聆聽總統演講的實況轉播。羅斯福一手扶著講臺,一手開啟他的黑色筆記本,然後試了試麥克風,他鎮定地環視大廳,向所有的與會者致意後,羅斯福總統以他那渾厚的嗓音,開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演說:“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國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擊,這個日子將永遠是我們的國恥日!—美利堅合眾國受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突然的蓄意的進攻。……歷史將會證明,夏威夷離日本這麼遙遠,因而這次進攻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在這期間,日本政府則以虛偽的宣告和表示繼續維護和平的願望來欺騙美國。現在我宣佈:美國和日本帝國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羅斯福總統的演說歷時6分鐘多一點,這個簡單的演說,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威爾遜於1917年要求國會對德宣戰演說一樣影響深遠。
章全美總動員轉入戰時體制(3)
羅斯福發表講話以後,美國國會透過了《對日宣戰案》,並明確指出,日本對美國各屬地未經挑釁,即已採取戰鬥行動,參眾兩院於本日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對日宣戰。授權總統,統率美國陸、海軍,並利用全國資源,以從事戰爭,奪取勝利。參眾兩院代表全國人民,一致擁護總統。12月9日,羅斯福總統簽署了這個檔案,正式向日本宣戰。
羅斯福簽署了對日宣戰的檔案後,美國迅速實行了全國總動員。
工業動員。1941年12月9日,即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兩天後,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爐邊談話”。他告訴美國人:一切軍事工業,包括重要原料的工業生產企業,都實行每星期7天的工作制,以加速現有的一切生產;建立更多的新廠,擴建老廠,把許多小廠轉向戰時需要,以迅速地提高生產能力。他指示美國政府中負責生產的有關部局,馬上採取非常措施,實現如下生產目標:大幅度提高飛機的產量,以便在1942年內生產出6萬架飛機。要透過改造舊廠和建設新廠,使1942年的坦克產量達到萬輛。防空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