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發現,在悲劇發生前的諸多可疑事件中,是集中在馬歇爾等高階將領身上的那些疑點。
疑點之一:1941年11月,太平洋上空陰雲密佈。美國情報機構透過破譯日本人的電報,已經明確判斷出日本海、陸軍有可能對太平洋上的某個目標發動襲擊。為此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哈羅德·斯塔克海軍上將曾在11月24日給太平洋上的海軍發電,警告他們要時刻提防日軍的進攻。但駐珍珠港的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金梅爾將軍卻沒有得到斯塔克的警告。
幾乎就在斯塔克發出警告的同時,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也向駐菲律賓地區的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下達了前所未有的電令:“全部軍隊進入緊急狀態。”但夏威夷駐軍司令肖特陸軍中將卻沒有得到這樣的命令。
疑點之二:1941年11月底,在日本軍隊除了在中國繼續進行瘋狂的進攻並有跡象表明要在太平洋下手的時刻,馬歇爾卻離開了華盛頓,到北卡羅來納州觀看美國陸軍一次並不十分重要的軍事演習去了。馬歇爾離開華盛頓後,美國情報部門又從截獲的日本電報中得知,東京正準備停止同美國的談判。於是,斯塔克海軍上將又向太平洋地區海軍部隊發出警告。但駐夏威夷的海軍司令金梅爾上將卻從警告電報的文字裡看不出日本人馬上就要與自己開戰。因為電報的內容是:提防破壞活動。因此,珍珠港採取的行動只是在珍珠港海軍基地的四周部署崗哨,把飛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保護起來,以防破壞分子潛入將其炸燬。在佈置完這一切之後,負責保衛珍珠港安全的陸軍中將肖特向華盛頓報告說,他的部隊“已經進入A級狀態”。
A級戒備狀態應該是最高階的戒備,然後才是B級、C級。
但實際上肖特這裡講的A級戒備狀態卻不是最高階別的戒備。
因為就在此前不久,駐夏威夷的軍隊已經一反常規地把A、B、C三個級別戒備狀態所代表的意義來了個大調整,即C級為最高階,B級次之,A級最低,肖特報告的A級只是防備破壞活動而已。這樣的事如果說外人不知道還可以理解,但馬歇爾在從北卡羅來納觀看完演習回到華盛頓見到肖特這封電報時卻對此未置一詞就大有疑問了。
疑點之三:1941年12月6日晚,美國人截獲了日本人的一份電報,但只有前面13項內容。監聽到的日本外務省電報稱,他們將於第二天凌晨發出第14部分電文以及通知駐美大使向美國政府遞交照會的確切時間。
從日本外務省已經發出的這封電報的前13部分看,日美之間的談判已宣告破裂,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拒絕了美國國務卿赫爾在前幾天提出的要求日本方面作出切實保證的照會。羅斯福在晚餐快結束時談到了這份沒結尾的電報,他說:“這就是說要動手打了!”而這時,華盛頓陸軍的首腦馬歇爾和斯塔克是完全有機會向各自的部下發出戰爭警告的,但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第二天早晨,美國人終於監聽到日本外務省發出的那份電報的最後一部分和要求下午1時通知美國政府的電文。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對此感到十分不安,因為,他們已經預感到在華盛頓時間下午1時即珍珠港時間早上7時30分左右可能會發生某種不測事件,情報局長向斯塔克建議:“現在是否要立即用電話同金梅爾司令聯絡一次?”
但斯塔克若有所思地說道:“電話還是不打了吧。讓我先同總統商量一下,請各位先回去吧。”
疑點之四:就在斯塔克看到日本人那份重要電報的半個小時後,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也看到了這份最後通牒。他用詢問的口氣問在場的高階軍官:“你們看了這份‘下午1時通知電’感覺如何?各位認為根據這份電報,應該對形勢作何判斷?”
對此,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認為,這份電文說明,日本人將在下午1時以後不久,準備攻擊太平洋的某個地方。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章全美總動員轉入戰時體制(2)
馬歇爾對大家的判斷表示贊同,他宣佈:“我決定向全軍發出緊急戒嚴命令。”然後,他拿起鉛筆,在一張紙條上擬就了發至太平洋地區所有陸軍指揮官的電報:“日本人將在今天東部標準時間下午1時遞交實質上等於最後通牒的照會,並立即命令毀掉電報機。”
電文擬好後,馬歇爾打電話給斯塔克,提出與他聯名向陸、海軍同時發出警告。斯塔克接到電話後,提出是否可以透過海軍的通訊系統傳送電報,但馬歇爾謝絕了,他堅持要用陸軍的通訊系統。讓人驚訝的是陸軍系統最後卻是透過最費時間的西部聯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