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領頭羊,或者說是各大軍火商爭相拉攏的物件。
別的不說,在裴承毅當上國防部長之後,中重集團董事長藺慕華的丈夫康曉霆每年都會給他拜年 雖然按照規矩,康曉霆不會送太貴重的禮物,裴承毅也不會收取任何價值超過1000元的禮物(法律規定的受賄罪的下限),但是這種頻繁往來,肯定對中重集團爭取國防部的軍火訂單有很大幫助。
總而言之,只要裴承毅開口,軍火企業肯定得給面子。
事實上,這也是裴承毅提前回國的主要原因。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57章 挑戰書
12月初,共和國當局高調宣佈,將透過組團參加範保羅航展來推動中歐軍事安全交往正常化。
隨後,以中航集團、中重集團與北方重工為首的20多家軍火企業,以及以上海飛機公司、成都飛機公司與瀋陽飛機公司為主的10多家民用飛機制造企業與民用航空裝置製造企業陸續公佈了參展清單,以及在展覽會期間的活動安排。
在參展產品清單中,最引人矚目的絕對不是第一次去歐洲的J…16H、J…17M等共和國軍隊的主力戰鬥機,也不是首次參加境外航展的H…9S型戰略轟炸機,而是早有傳聞,外界一直在關注的,由中重集團與中航集團分別開發的2種“空天戰鬥機”。
雖然在清單裡,兩家企業都只給出了一個代號,即XX(42…1)與XX(42…2),但是瞭解共和國軍火研製體系的軍事愛好者都能看得出來,兩個X代表正在研製、且處於原形競爭階段的開發專案,而字尾中的1與2則分別代表兩家企業的專案,42則表示在2042年立項。
因為J…16與J…17的後繼型號均在2035年之前立項,X18專案早就為人所知,沒有太多秘密,所以在2042年立項的肯定是比X18更先進的戰鬥機。如此一來,就只有空天戰鬥機了。
要知道,以重型戰鬥機的發展規律,如果X18是用來取代J…16的,肯定具備有限的空天作戰能力,比如升限超過30000米,能夠攜帶空射反導與反衛星導彈,具備有限的目標鎖定能力。因為這兩個專案都是用來取代X18的,晚了好幾年,效能上肯定有巨大飛躍,所以肯定是空天戰鬥機,而不是僅有有限空天作戰能力的戰鬥機。
用美國新聞媒體的話來說,共和國當局與軍火企業高調參加範保羅航展,主要目的不是拉攏歐盟,而是在向美國示威,在為軍備競賽提速。
顯然,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
眾所周知,第四次印巴戰爭後,隨著共和國的第一代電動裝備問世,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就悄悄展開了。半島戰爭打響後,共和國與美國的軍備競賽由幕後走到臺前。雖然直到日本戰爭結束,共和國與美國的冷戰關係才基本形成,但是在此之前,雙方已經在至關重要的軍事技術領域展開競爭。根據美國當局在2048年初解密的一份檔案,在2027年底,美國聯邦政府就制訂了一份針對共和國的戰略計劃,其中把軍事技術放在了首要位置上,美軍此後大批次採購的很多主戰裝備都與這個計劃有關。
問題是,在這場軍備競賽中,美國沒有能夠再次成為領跑者。
也許有人會認為,“後發優勢”足以彌補前期欠缺。如果不考慮國家間的利益關係,後發優勢確實能夠給很多不發達與欠發達的國家帶來很多好處,可是在考慮了國家間的利益關係之後,後發就不是優勢,而是劣勢。從歷史上看,從來沒有一個“後發”國家能夠在不創新的情況下超越老牌帝國。當年,荷蘭能夠超越西班牙靠的是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能夠後來居上靠的是工業革命,美國能夠超越英國靠的是動力革命,而共和國能夠在21世紀初超越美國,靠的就是以可控聚變為代表的能源革命。由此可見,失去領跑地位後,美國肯定無法在跟隨的情況下超越共和國。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美國就沒有能夠在與常溫超導有關的幾個技術領域超過共和國,與共和國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拿複合蓄電池來說,美國在2020年左右就掌握了複合蓄電池的基本原理與生產工藝,僅比共和國落後5到7年,而到了2045年的時候,在共和國已經為軍隊大批次生產16級複合蓄電池、甚至在為20級複合蓄電池的工業化生產做準備的時候,美國的12級複合蓄電池才投產,而其16級複合蓄電池要到2055年才能投產。
也就是說,差距擴大到了10年。
技術落後對軍事力量的影響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