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崩潰,而會將混亂與動盪輸入周邊國家,造成地區動盪,甚至讓整個美洲大陸陷入戰亂。

如果共和國不能制止這種動盪,西半球將變成地獄,取得的勝利也將失去意義。

改變結果的唯一辦法,自然是迅速幫助美國走出困境,拯救那些絕望的美國人,讓他們看到希望,也讓他們恢復理智。

針對這種結果,共和國當局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根據戰後解密的一些資料,早在2050年,共和國就以為戰爭做準備的名義,以委託生產的方式,跟幾家印度的糧食企業(當時印度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糧食”生產國,擁有全球十大糧食生產企業中的七家,每年工業生產的糧食養活了半數以上的印度人,還出口到數十個國家,特別是對生活品質要求不高,需要大量糧食來解決饑荒的非洲國家)簽訂了擴大生產規模的合同,而共和國當局承諾以協議價購買所有剩餘糧食。因為這些合同的執行時間都被訂在了2055年,即從這一年開始,印度糧食企業生產的糧食就將運往共和國,所以美國的情報機構一直認為共和國會在2055年發動戰爭。雖然這些額外生產出來的糧食用在了邊遠地區,比如在2060年之前,共和國當局就向非洲盟國提供了上億噸糧食,幫助十多個非洲國家解決了饑荒問題,也為共和國在非洲大陸上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幫助。隨後共和國當局還為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與玻利維亞提供了大筆糧食援助,而玻利維亞最終以盟國的身份參戰,與這些糧食援助不無關係。但是以2050年的情況來看,共和國當局訂購這麼多的糧食,肯定不是為了援助非洲與拉美的貧窮國家,而是在為更大的計劃做準備,其中就包括幫助美國的戰爭難民度過難關。

萬幸的是,這種情況並沒出現。

消除了核戰爭的威脅之後,第三種可能就是在勝利到來之前,在美國本土與美國軍隊打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

毫無疑問,這不會是一場簡單的戰爭。

因為前兩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制訂戰爭計劃的時候,共和國當局首先考慮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根據戰後公佈的一些訊息,在2049年制訂的第一份戰爭計劃中,共和國當局就把在美國本土打一場地面戰爭放到了首要位置上。袁晨皓也在其回憶錄中提到,從一開始,共和國就做好了登陸美國本土的準備。

要在美國本土擊敗美國軍隊,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說美國,就連登陸澳洲,也足以讓共和國聳局打退堂鼓。根據戰前的保守估計,如果必須在美國本土打一場地面戰爭的話,僅地面部隊就需要500萬,這還不包括空中力量與海上力量,以及更加龐大的保障部隊。如果把所有兵力都算上,佔領美國本土至少需要動用1500萬人!

可以說,這個估計資料非常保守。

要知道,2057年的時候,美國人口即將突破8億,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度與共和國。為了攻佔人口僅2億多的俄羅斯,共和國出動的兵力超過1000萬,其中前線作戰部隊的兵力超過500萬。雖然俄羅斯有著更加廣袤的國土,但是遠東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真正的作戰區域僅為俄羅斯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美國與俄羅斯不一樣,除了中西部之外,美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分佈都比較均衡。也就是說,美國本土戰場的實際作戰區域超過了俄羅斯,算上3倍多的人口,就算共和國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也需要動用相當於攻佔俄羅斯3倍的兵力。

也就是說,佔領美國需要出動的兵力,至少為3000萬,其中作戰部隊不低於1000萬。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2060年初,共和國總參謀部根據最高統帥部的指示,著手製訂攻打美國本土的戰爭計劃時,就把兵力投入鎖定為3000萬。因為美國本土距離共和國本土非常遙遠,即便海運比陸運更加便捷,後勤保障人員所佔的比例也高於對俄作戰,所以在作戰部隊增加2倍的情況下,兵力總投入只會比3000萬多。

受此影響,從2060年下半年開始,共和國調整了戰爭計劃。

不管怎麼說,在美國本土打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對共和國軍隊、特別是共和國陸軍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根據未得到證實的訊息,裴承毅在2062年底批准對美作戰行動的時候,並沒有否決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就是說,如果戰爭打得過於慘烈,出於保護共和國軍人,共和國軍隊很有可能在戰場上使用包括戰術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加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