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美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效能大打折扣。

根據美國海軍的統計資料,J…22服役之後,也就是2058年底之後,美國海軍航空兵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空戰交換比由0。7降低到了0。3以下,即每損失1架戰鬥機,所能擊落的敵方戰鬥機由0。7架減少到了0。3架,等於降低了六成。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攻擊得手率也由72%降低到40%以下,降低了大約四成。如此一來,為了提高攻擊得手率,除了需要投入更多的作戰力量與護航力量之外,還得縮短攻擊距離。這一點,在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編制上體現得非常清楚。參戰的是時候,美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聯隊中,只有一個制空戰鬥機大隊,與之搭配的是兩個多用途戰鬥機大隊;到2059年初,制空戰鬥機的數量倍增、達到48架,多用途戰鬥機的數量卻沒有改變、仍然是48架;到2059年底,制空戰鬥機的數量提高到60架,多用途站多機的數量則降低到了24架。如果不是能夠與J…22過招的F…1及時服役,恐怕美國海軍會在2060年初取消所有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在航母上全部部署重型制空戰鬥機。

相對而言,J…22帶來的空戰戰術變革對戰鬥機的作戰效能影響更加大。

雖然早在J…22誕生之前320多年,視距外攔截在空戰中所佔的比重就開始下降,而且從J…16開始,重型制空戰鬥機就更加重視格鬥能力,並且由此催生了如同機載戰術防禦系統在內的一大批新式武器裝備,但是在J…22之前,視距外攔截仍然是有效的、而且是戰鬥機不可或缺的空戰手段。拿J…20來說,即便在空中格鬥已佔空戰戰果七成以上,在執行制空作戰任務的時候,仍然會攜帶多達32枚的攔截導彈,並且往往在進入格鬥之前,在一次或者兩次交戰中用光全部攔截導彈。受機載戰術防禦系統效能的影響,如果遭到大量攔截導彈攻擊,即便是效能再好的戰鬥機,也很難倖免。受此影響,共和國與美國都沒有放棄視距外空戰,也沒有辦法忽視視距外空戰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空戰中,不但不利的一方可以選擇在發射了攔截導彈後主動撤離交戰空域,不與對方格鬥,就連有利的一方也會盡量選擇在距離敵人更遠的地方進行攔截,而不是與敵人進行格鬥。在這種基本思想的指導下,空戰戰術並沒發生根本性變法,在艦隊防空作戰中,防空戰鬥機往往在距離航母400到500千米處巡邏,發現敵機後進行攔截,等到敵機撤退後就結束作戰行動。對進攻的一方來說,要想避免遭到攔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派出前進護航戰鬥機,用護航戰鬥機纏住防空戰鬥機,然後讓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在距離目標500千米處發射反艦導彈。等到防空戰鬥機對付了護航戰鬥機,攻擊也基本上結束了。

J…22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空戰模式。

從設計思路上就看得出來,共和國海軍沒有指望J…22用攔截導彈對付來襲的敵機。針對J…22的獨特戰術效能,共和國海軍調整了艦隊防空戰術,即將艦隊外圍防空圈的範圍由500千米提高到1000千米,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延伸到1500千米以上。在攔截來襲敵機的時候,J…22的首要任務不是攻擊護航戰鬥機,而是攔截攻擊機群。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如何區分護航戰鬥機與攻擊戰鬥機?為此,共和國海軍制訂了一條非常簡單的戰術,即在某一方向上,J…22只負責攔截規模在30架以上的機群,如果敵機機群規模少於30架,而且附近沒有別的機群,則不需要攔截。這也是比較合理的安排,因為30架戰鬥機最多隻能投射180枚重型反艦導彈,而這點導彈很難對艦隊構成實質性威脅。

當然,能夠採用這一防空戰術,關鍵就是的效能。

首先就是由擴大攔截半徑產生的防空範圍擴大、截擊距離增加、截擊時間縮短等等會對截擊效率產生重大影響的戰術問題。要知道,艦隊的防空區域範圍與防空攔截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而且平均截擊距離是防空半徑的3。14倍。由此可見,在探測手段有限,特別是在無法使用主動雷達,只能依靠被動探測系統提供的模糊資料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高的巡航速度與最大速度,就很難及時攔截突然出現的敵機,如果不能及時攔截敵機,防空戰鬥機的其他效能再好,也派不上用場。正是如此,因為J…20的飛行速度不夠快,所以在問世之前,共和國海軍只能按照以往的戰術,將防空截擊半徑設為500千米,直到J…22成為艦隊防空主力,才將截擊半徑提高到了1000千米以上。

由此帶來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