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
可是有一點卻非常值得商榷,即以這三個國家跟共和國的關係,有必要讓裴承毅親自跑一趟嗎?
即便在美國新聞媒體眼裡,巴基斯坦、伊朗與吉爾吉斯斯坦都是共和國的盟國,就算裴承毅為了彰顯這三個國家的重要性,也沒有必要親自跑一趟,完全可以讓國防部長或者國務院總理代為出訪。
因為需要為這三個國家提供更多的援助,所以由負責具體事務的政府官員前去,反而更有價值。
當然,沒人懷疑裴承毅的行政能力。
作為當了5年國防部長、5年安全副總理、5年副國家元首的領導人,裴承毅的行政能力絕對不在國務院官員之下。
正是如此,很多人看來,裴承毅肯定會在德黑蘭、伊斯蘭堡與比什凱克開出援助大單。
事實是,裴承毅乘坐的專機到達德黑蘭之前,重大事情就發生了。
與以往的“共和國一號”相比,在2052年投入使用的這架“共和國一號”(實際上總共有3架,1架為元首專用,1架為副元首專用,還有1架備用)不但速度快了許多,內部空間也更加寬敞,最大載客量超過300人。一般情況下,元首出訪的各類陪同人員不會超過100人,所以能夠承載部分記者,充分利用旅途中的空閒時間。
這次,裴承毅沒有會見記者,而是把時間留給了裝扮成外交部工作人員的劉曉賓。
“前兩天收到的情報已經得到證實,這是最新報告。”劉曉賓一邊說著,一邊將一份還沒來得及潤色的絕密報告遞給了裴承毅。
“大致什麼情況?”裴承毅拿起老花眼鏡,翻開了紙質檔案。
雖然現代醫療技術已經能夠治癒視力疾病,而且幾乎沒有危險與副作用,但是像裴承毅這一代人仍然習慣使用眼鏡來改善視力。不是說裴承毅擔心手術失敗,當過兵的人,沒有人會害怕一個小小的手術,而是手術後有1個月的康復期,在此期間內,每天至少需要休息12個小時,而作為國家領導人,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與我們之並猜測的一樣,俄羅斯終於不甘寂寞了。”
裴承毅微微皺起眉頭,目光轉向了劉曉賓。
“最近兩個月,美俄交往頻繁,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史塔克訪俄之後,美國參聯會主席計劃在下旬訪問莫斯科,由洛馬、波音、克萊斯勒、諾思羅普等公司牽頭的美國軍事與製造業聯合商貿團也將在下個月月初前往俄羅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該商貿團很有可能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簽署好幾筆意義重大的買賣。”
“有沒有得到美國當局的支援?”
“這就是最關鍵的地方。”劉曉賓掏出香菸,點上抽了兩口才說道,“眾所周知,美國要想拉俄羅斯下水,就得拿出誠意。在技術轉讓、基礎援建與人員培等方面,俄羅斯的態度也非常明確,沒有解決這幾個問題,俄羅斯肯定不會積極主動。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當局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早在五年前,住在白宮裡的還不是杜奇威的時候,美國當局就採納了杜奇威的建議,制訂了對俄援助方案,並且以季度為週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是我高估美國,只要撕下最後一層遮羞布,即獲得國會授權,美國當局能在兩個月之內轉交俄羅斯需要的全部技術與工業裝置,並且開展培訓工作。以俄羅斯的工業基礎,最多半年就能完全消化美國的技術,至少吸收美國的工業成就,使整體工業生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說直接一點,這意味著什麼?”裴承毅問得非常直接。
劉曉賓苦笑了一下,說道:“如果培訓工作與援助工作同時展開,俄羅斯將在半年之內獲得向我們開戰的基礎實力。”
裴承毅立即鎖緊了眉頭,神色顯的非常凝重。
“或許,這一估計還過於樂觀了。”
“什麼意思?”裴承毅再次把目光轉向了劉曉賓。
“美國的對俄援助存在法律上的問題,同樣的,俄羅斯要想完成戰爭準備,也存在法律上的問題。至少在正常情況下,俄羅斯當局不可能用戰時情況下的動員體來管制國內的軍工企業,也就難以迅速提高軍事生產力。說簡單點,如果俄羅斯當局不能設法解決這個重大問題,戰前準備時間肯定不止半年。問題就在這裡,俄羅斯領導人會不會認為戰爭將在半年內爆發呢?”
裴承毅的眉頭跳了幾下,顯然聽出了劉曉賓的言外之意。
“很明顯,我們在歐洲的行動,肯定會讓俄羅斯當局認為,戰爭肯定不會拖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