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21點30分,66軍與61軍發起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開始。
雖然格爾納爾距離新德里只有150千米,但是66軍與61軍前面有6道防線,而每道防線的縱深都在25千米左右。也就是說,防線之間沒有間隙,印軍防禦陣地的深度達到了驚人的150千米。
這是個什麼概念?
根據戰後測得的資料,在面積為15000平方千米的防區內,印軍挖掘的戰壕長度超過10萬千米,能夠繞地球赤道兩圈半,各類工事超過15萬個、平均間隔距離不到100米,防禦陣地的總施工量相當於開挖3條蘇伊士運河!
在部隊戰鬥力有限的情況下,印軍能夠指望的就只有固若金湯的防禦陣地了。
非常可惜的是,印軍的防禦陣的是在數十年間陸續建成的,沒有像博帕爾那樣,按照最高標準建設。
對66軍與61軍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進攻縱深太大。
炮火準備足足持續了2個小時,雖然3個炮兵旅沒有按照最大速度開火,但是在2個小時之內仍然投擲了近6萬噸炮彈。
隨著66軍與61軍的裝甲部隊發起進攻,炮火開始向縱深推進。
很傳統,也很標準的地面進攻戰術。
可以想像,66軍與61軍的推進速度並不快。
事實上,裴承毅也沒有讓66軍與61軍發起突擊,還格外叮囑兩位軍長,打的時候穩著點,不要突得太猛。
戰鬥持續到天亮,66軍與61軍才推進了不到2千米,基本上在原地踏步。
此時,印軍機動預備隊已經到達戰場,正在為反擊做準備。
66軍與61軍似乎沒有發現印軍機動預備隊,前線部隊仍然在進攻。只不過,戰線後方的裝甲部隊已經由進攻轉為防禦。
7點不到,印軍機動預備隊開始向北突擊。
30分鐘內,66軍與61軍的進攻部隊就撤了下去,做好了防禦準備的二線部隊成為前鋒。
與此同時,裴承毅給77軍下達了進攻命令。
7點45分,數十架大型運輸機到達新德里上空,將5000萬份專門印製的傳單撒向了新德里市區與印軍防禦陣地。
雖然傳單不會爆炸,但是那些傳單的威力比任何炸彈都要巨大!
卷十 龍騰九天 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
9月20日,對新德里的守軍與市民來說,絕對是一個灰心喪氣的日子。
雖然城外炮聲隆隆,機動預備隊正在與共和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決戰,但是市區內的印度軍民卻在討論傳單上的內容。
魯拉賈帕尼是不是已經離開新德里了?
新德里是不是被包圍了?
外面是不是有百萬大軍?
守軍會不會炸燬整個新德里?
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感到絕望的不僅僅是市民,還有軍人,特別是那些剛剛響應魯拉賈帕尼的號召,拿起武器的軍人。
12點過,大約數千名撕掉肩章的預備軍人與數萬名市民衝破了衛戍部隊設在總理府外面的封鎖線,湧入總理府。他們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總理府,沒有看到那個信誓旦旦要與新德里共存亡的總理。
魯拉賈帕尼已經逃走的訊息迅速傳開。
不再是傳聞,而是事實。
市區內的局勢立即失去控制,原先還按照政府下達的戰時命令留在家裡的市民紛紛走上街頭,大肆哄搶物資。雖然古吉拉德立即下令出動軍隊進行鎮壓,但是前去鎮壓的軍隊很快就亂了套,不少軍人甚至脫下軍裝加入了哄搶隊伍。毫無疑問,極端情況下,鎮壓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別的不說,新德里守軍中,大半部分都是剛剛徵召的預備軍人,而這些軍人中大半部分又是新德里本地人,要他們去鎮壓自己的親人與朋友,可能嗎?對於這些沒有多少士氣的軍人而言,保命才是首要目的。再說了,總理都為了保命逃離新德里,憑什麼還要軍人留下來等死?
古吉拉德沒有意識到這個錯誤,反而派了更多的部隊去鎮壓暴動。
派得部隊越多,暴亂越嚴重。
雖然已經無法考證到底是誰開了第一槍,但是在第一次槍聲響起之後,暴動變成了流血衝突,隨後又演變成了鎮壓部隊與拿起武器的市民之間的戰鬥。
共和國軍隊攻入新德里之前,新德里的守軍首先打起了巷戰。
15點左右,一支由數萬名武裝平民組成的部隊衝進了位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