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力量,使印軍喪失固守城區的能力;二是打擊印軍的信心,使印軍喪失守衛新德里的鬥志。
當然,不是選擇哪個辦法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效利用這兩種辦法。
因為77軍一直沒有北上,所以原先在新德里南面的機動預備隊已經轉到西面,正在攻打由62軍控制的拉傑格爾。按照裴承毅的估計,隨著66軍與61軍在格爾納爾站住腳,準備向新德里進軍,機動預備隊肯定會轉向北上。
必須幹掉機動預備隊,因為這是新德里守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裝甲部隊。
按照袁晨皓的建議,最好是儘快讓77軍從佔西北上,讓印軍犯錯。按照他的判斷,77軍北上之後,印軍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機動預備隊再次南下,迎戰兵力更少的77年,再去對付強大得多的66軍與61軍;二是讓機動預備隊分兵行動,一部分在北面纏住66軍與61軍,另外一部分則南下對付77軍。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能利用機動預備隊頻繁轉移戰線的機會將其打垮。
裴承毅沒有采納袁晨皓的建議,原因很簡單,支援力量不夠用。
打擊運動中的敵人,最佳選擇就是航空兵。而按照裴承毅的部署,戰術航空兵、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將集中力量支援蘇拉特、賴布林與維沙卡帕特南方向上的戰鬥,無法在新德里方向上投入太多力量。沒有航空兵,僅靠幾個軍的炮兵,除了打擊不夠理想之外,還會對後勤保障造成更大的負擔,特別是77軍的後勤保障,肯定是個大問題。支援力量不到位,就只能用地面部隊殲滅印軍機動預備隊。毫無疑問,這樣的結果無法接受,因為攻打新德里的地面部隊本來就不多。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沒有讓77軍立即出動。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讓66軍與61軍把機動預備隊引過去,然後利用66軍與61軍的3個炮兵旅打擊機動預備隊。因為北面的後勤補給工作由巴軍負責,而巴軍一直沒有承擔前線進攻重任,沒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到位。所以66軍與61軍的後勤保障問題還不嚴重,至少能夠在短期內為炮兵提供足夠的彈藥。
19日傍晚,裴承毅聯絡了巴軍總參謀長,要求巴軍全力為66軍與61軍提供後勤保障。
完成這件事之後,裴承毅讓東方聞聯絡了幾家為共和國軍隊服務的巴基斯坦公司,詢問在9月初訂購的5000萬份傳單有沒有印刷好。
得到滿意答覆之後,裴承毅立即安排了幾十架運輸機去運送傳單。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吃過晚飯,裴承毅與袁晨皓回到戰術指揮中心的時候,作戰參謀就送來訊息,之前攻打拉傑格爾的印軍機動預備隊已經轉向北上,正在趕往格爾納爾。
裴承毅沒有急著下達進攻命令,讓通訊參謀留意軍情局發來的情報。
什麼時候打,不由裴承毅決定,而是由魯拉賈帕尼決定。
此時,魯拉賈帕尼正在戰略指揮中心內與古吉拉德爭辯。
兩人已經吵了幾個小時,只為了一件事,即魯拉賈帕尼要不要離開即將被中國軍隊包圍的新德里。
雖然魯拉賈帕尼一再強調,他會跟新德里共存亡,但是古吉拉德堅決不答應,認為總理應該跟印度共存亡,丟掉新德里,不等於印度完蛋。
事實上,古吉拉烈很清楚,魯拉賈帕尼不會留下來,只不過需要一個臺階。
不是說陸軍參謀長隊為總理不該留下來,總理就不能留下來,而是必須有人頂替魯拉賈帕尼,留下來與新德里共存亡。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要有一定的身份與地位,要能喚醒印度人的鬥志。
費爾南德斯已經離開了新德里,政府高官也都離開了新德里。
有資格頂替魯拉賈帕尼的只有古吉拉德。
直到古吉拉德發誓將戰鬥到最後一刻,魯拉賈帕尼才沒有繼續堅持。臨走前,魯拉賈帕尼只給古吉拉德留下了一句話,守不住就撤往海得巴拉。
這句話等於沒有說。
等到確定守不住新德里的時候,中國軍隊已經包圍了新德里。除非古吉拉德變成穿山甲,不然別想逃出新德里。
不管怎麼說,總理的這句話多少讓古吉拉德寬慰了一些。
20點30分,魯拉賈帕尼在衛隊的保護下離開戰略指揮中心,啟程前往蘇拉特。
大約半個小時後,裴承毅收到軍情局的情報,確隊魯拉賈帕尼已經離開新德里,正在趕往蘇拉特。
直到這個時候,裴承毅才向66軍與61軍下達了強攻新德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