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是無比正確的,即使某些決定乍看上去似乎有些荒唐,但時間最終可以證明總司令的英明睿智,當初參謀們腹誹船帽的時候,誰能想到總司令還留有後招呢?只有精銳部隊的官兵才有資格佩帶船帽,現在,恐怕那些嫌棄船帽的軍官已經悔青了腸子了。

總司令怎麼會有錯呢?總司令絕不能犯錯。

只有一位英明睿智、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總司令才是值得部下信賴的,因為只有這樣的總司令才有資格帶領共和軍不斷的贏得輝煌,從勝利走向勝利!

“軍帽之爭”中,總司令既做到了堅持立場,也做到了從諫如流,既維護了總司令的權威,也給足了部下面子,這樣的一個總司令,誰還敢有半點不滿?

本來,這入城式應該是由第一師師長柏文蔚主持的,但是由於剛才總司令已命他率領第一師南下,所以這入城式就歸梯團長季雨霖主持了。

季師長很慶幸自己能遇上這麼一位上司,以前他還曾質疑過總司令的年紀和閱歷,但現在他已收斂了心思,無論如何,他這個千里馬算是跟定這位伯樂了。

就在季雨霖准將騎在白馬上感慨的時候,共和軍的最高指揮官卻在城外的兵工廠指導工作。

本來趙北是打算親自率領第二師舉行入城式的,但是由於參謀部多數軍官以安全為由堅決反對總司令做秀,所以,他只好老老實實的把這件即風光又危險的工作交給了季師長,略微帶著絲落寞,領著一班手下在城外晃悠,同時充當預備隊主官的角色。

至於成都光復後的一切事務,已不必總司令一一過問了,清軍的收編、整編,獄政的清理,頑固派的搜揀、整肅,城裡城外饑民的救濟、編冊,哥老會、袍哥等江湖勢力的整頓、彈壓……諸多事務都可以交由手下的參謀官們去做,這一路之上他們已很熟悉這些事務,按部就班而已。

總司令無事一身輕,領著一班參謀騎著馬,在成都附近晃悠了半天,最後晃悠到了成都兵工廠,於是便到工廠裡參觀。

四川近代兵工業的起步可追溯到清光緒初年,時任四川總督的丁寶楨在成都東門內側下蓮池一帶建立起了一座手工製造為主的作坊,稱“四川機器總局”,後來開始使用水力機械和少量蒸汽機械,以製造前膛槍為主,而且產量不高,此後數十年中,雖經歷任川督陸續擴建廠房、添購機器,但該廠的軍械生產能力一直不能滿足川省所需,每年都需要從鄂廠、滬廠購進大量軍械,清廷新政開啟之後,錫良督川,準備大練新軍,遂決定對兵工廠進行大規模擴建和整頓,不僅在城外擇地組建新廠,而且還從德國購買大量新式制械機器,但未等到新廠開工,錫良就被調往雲貴總督任上,川督由趙爾巽接任,由於忙著鐵路和川邊改土歸流的事情,這兵工廠新廠的建設就一直拖著,直到“戊申革命”爆發,為了對抗革命軍,趙爾巽才加緊組建新廠,成都光復之前,位於城東門外的三官堂、高攀橋的工廠已經開工生產,但沒等真正發揮作用,共和軍已殺到城下。

共和軍發起成都戰役後,清軍在成都兵工廠部署了重兵把守,尤其是位於城外的新廠,更是清軍關注的重點方向,不過由於共和軍擔心戰鬥摧毀了工廠機器,所以一直沒有對兵工廠據守之敵進行打擊,直到趙爾巽投降,整個成都戰役期間兵工廠沒有捱過革命軍的一顆炮彈,工廠算是完整的落入了革命軍手裡。

與漢口戰役時完全不一樣的是,在整個戰役期間,成都兵工廠無論是新廠還是舊廠都在開足馬力製造槍彈供應清軍,工人們都不敢逃跑,也不能逃跑,他們的家眷都被趙爾巽脅持到了城裡,一人逃跑全家遭殃,所以工人們只能硬著頭皮在炮聲中繼續工作,直到革命軍接管工廠,總司令下令工廠立即停工整頓,工人們這才得以離開工廠,趕去城裡與家人團聚,現在還留在工廠裡的除了一些技術骨幹之外,就只有幾個工頭和會辦、幫辦。

當總司令率領部下走進成都兵工廠高攀橋分廠的時候,迎接他的高階職員只有一個毛玉麟會辦,剩下的都是工頭和幫辦,好在眾人都是工廠裡的老職員,對於總司令的盤問倒也對答如流。

“川局自從光緒三年建廠以來,至今已逾三十年,共制各式長短槍支三萬餘杆,各式槍彈逾一千萬粒,炮彈四千餘顆,試造後膛炮三門,修理各式槍械四萬餘杆,自制各式機器、機件七萬餘件,所需經費均由成綿道庫土貨厘金項下撥給,自設局以來共耗去官銀三百餘萬兩,在這西南雖算得上兵工霸主,但和鄂局一比,確實是上不得檯面的。”

毛會辦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總司令是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