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上寫著漢字,韋樂沛中校向一名翻譯打聽,這才得知,那上頭寫著“北洋陸軍第十六師全體官兵恭送徐大總統南下赴任”。
顯然,這是第十六師師長張作霖的把戲,他用這種方式向徐世昌總統示好。
徐世昌站了起來,面帶微笑,將頭探出車窗,向那些持槍敬禮計程車兵揮了揮手,不久之後,遠方傳來隆隆炮響。
就在這二十一響禮炮聲中,民國代理大總統徐世昌先生坐著南下就職的專列遠去了。
禮炮聲終於停歇下來,代理大總統的專列也已消失在地平線上。
張作霖放下右手,向火車遠去的方向望了片刻,身後一名軍官牽來了他的戰馬,並對他說道:“大帥,咱們現在回去吧,徐世昌叫咱們儘快趕回東三省去,你說咱們什麼時候走?”
張作霖扭頭看了那軍官一眼,淡淡一笑,說道:“急什麼?徐世昌沒給咱們定日子,咱們就可以多在這裡呆幾日。二虎,有些事情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的,現在徐世昌雖說是代理大總統,可是北洋裡頭有幾個是省油的燈?別的不說,就是那段祺瑞,豈肯甘居人下?現在袁世凱一病不起,北洋就沒有一個壓得住的人物了,徐世昌雖說是北洋新軍元老,可他只是個筆桿子,做個和事佬可以,可是這眼下的亂局卻不是他能夠收拾的了。”
說完,也不顧那軍官抓耳撓腮,接過韁繩,翻身上馬,吆喝一聲,飛馳而去,其他軍官也不敢怠慢,急忙也跟了上去,鐵路邊的那些士兵也開始整隊歸營。
張作霖一馬當先,回了蘆臺兵營,不過剛進兵營,就看見幾個軍官正陪著一個短衣打扮的漢子從兵營裡走出來,心下詫異,於是一勒韁繩,催馬上前盤問。
“大帥,這位兄弟是‘東山好’,剛從天津趕過來的,當年我和他都在遼西拉過杆子,後來他去了旅順,我們已是多年沒見面了,現在聽說我在大帥手下當兵吃餉,這‘東山好’兄弟就特意順路來看看我,這不,他剛要走,您就回來了。”一個軍官上前解釋了幾句。
“你是‘東山好’?當年我倒是聽說過你,沒記錯的話,你是旗人吧?怎麼,現在是在什麼地方發財啊?”
張作霖騎在馬上,眯著眼問那短衣打扮的漢子。
“發財倒是說不上,不過就是替人跑跑腿。”
那漢子笑著說道,摸出張名片遞了上去。
“現在兄弟在日本洋行做買辦,洋布、棉花、大豆、軍火,什麼買賣都做,若是大帥要做軍火買賣,兄弟倒是可以幫上忙。聽說大帥和日本人關係也不錯,將來兄弟在東三省闖蕩,還要指望大帥多多提攜才是呢。”
張作霖沒接那名片,只是笑了笑,對那幾個軍官說道:“朋友來了怎麼能不招待招待就走?我放你們半天假,這就陪著‘東山好’兄弟去館子裡樂和樂和。”
說完,撥轉馬頭,飛馳而去。
張作霖走後,那“東山好”向幾名軍官使了個眼色,說道:“也好,咱們邊吃邊聊,剛才咱們都沒亮心窩子,現在好好說說咱們旗人復國的事情。你們呆在張作霖的隊伍裡,也沒什麼前途,他的隊伍說白了,那就是北洋軍的炮灰,要拉到南邊去跟革命黨打仗的,與其到南邊那種煙瘴之地啃泥巴,還不如回咱們旗人的龍興之地呢。”
幾名軍官低聲商議幾句,然後點了點頭,於是眾人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兵營,徑往鎮裡的酒館走去。
第358章 軍閥與政客(上)
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
自從“戊申革命”之後,使館區就加強了戒備,各國藉口保護使館,紛紛增兵使館區,使這裡的外國軍隊數量增加了一倍,即使是共和政府成立之後,這些增派的軍隊也沒有撤走,仍舊在距離總統府不遠的使館區駐紮,與其說是保護使館,倒不如說是“保護”這民國的總統府更合適些。
幾輛漆黑的馬車從使館區駛了出來,前導是十幾名英國騎兵,馬車的車廂上也都鑲著外交徽章,從車尾挑著的那幾面米字旗來看,這些馬車屬於英國駐華公使館。
宋教仁就在其中的一輛馬車上,身邊坐著一名助手,而在對面,則分別坐著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和公使先生的翻譯。
但是翻譯只是出於外交上的繁文縟節的需要,朱爾典先生的中國話說得很好,根本就不需要翻譯,此刻,他正用熟練的中國官話與宋教仁進行著直接交談。
“宋先生,雖然剛才我們在使館裡已經就目前的局勢進行了交談,交換了各自的看法,不過由於某些原因,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與閣下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