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海時得知袁世凱政府打算裁軍,為此向各方徵求意見,於是熊成基與黃興就在上海逗留下來,拍電報向革命黨方面請示,接到光復會的指令後熊成基離開上海,帶著一封陶成章的電報趕赴武漢,去拜會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但走到南京時輪船被北洋軍徵用,行程耽擱下來。

在裁軍的問題上,趙北的利益和光復會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此次袁世凱打著整頓軍制的幌子裁軍,湖北的革命軍隊也在被裁之列,在裁軍計劃中,袁世凱政府只給了共和軍兩個師的編制,也就是說,如果共和軍同意裁軍,那麼,趙北的麾下就只剩下兩萬多人的嫡系部隊了。

為了逼迫南方革命軍政府裁軍,袁世凱已明令各地軍政府,停止擴充軍隊,而且要求各地厘金局和海關停止向南方軍隊撥付經費。南方各省革命軍隊不得不自行籌集經費,這一舉動又導致與地方縉紳集團的利益發生衝突,有些地方的君憲派利用這種矛盾渾水摸魚,排擠了革命黨人,掌握了地方政權,南方的局面有些失控。

如果聯合共和軍共同施壓,或許可以逼袁世凱撥下軍餉,解決南方革命軍隊的燃眉之急,如果有了足夠的軍餉,裁軍根本不是問題,養兵、裁軍,說到底還是一個財政問題,共和軍坐擁湖北、四川,又有川鹽厚利,軍餉問題不大,對於袁世凱的命令可以陽奉陰違,但光復會和同盟會就沒有那種底氣了,袁世凱說要裁他們的兵,他們連一點反抗的資本都沒有。

更讓人氣憤的是,此次裁軍,袁世凱只裁南方軍隊,而北洋軍卻不在被裁之列,這簡直就是厚此薄彼嘛,雖然袁世凱的藉口是南方革命軍多是烏合之眾,但是在革命黨人看來,袁世凱此舉就是在削弱革命黨的力量。

聯合共和軍共同抵制袁世凱這種厚此薄彼的裁軍行動,這就是熊成基此次武漢之行的主要目的。

第237章 厚此薄彼(下)

雖然熊成基想盡快趕去武漢會見趙北,但是由於北洋軍徵用船隻,他的行程也就耽擱下來,本想去碼頭看看有沒有洋船去武漢,卻趕上了北洋軍毆打學生,而南方革命軍人則站在學生一邊與北洋軍毆鬥。

熊成基的出面雖然暫時制止了事態的惡化,但是這畢竟只是南北實力派矛盾的一個小小展示,如果袁世凱一意孤行堅持裁撤南方革命軍的話,南方的革命黨人未必會束手待斃。

裁軍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厚此薄彼,要裁就南北一起裁。

“都聽見司令的話了?那就回去吧,沒事別往街上跑,尤其別跟學生們起鬨,軍人干政,放在哪裡都是大忌。”一名軍官提著熊成基的皮包走了過來,揚了揚手,這才將軍人們勸回各自的兵營。

“司令,咱們得趕快去武漢,儘快拜會趙總司令,不然,等袁項城的裁軍令正式下達,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亂子呢。既想裁軍,又不捨得給餉,真當咱們南方軍人好欺負啊?”軍官向熊成基發著牢騷。

“袁世凱也沒有錢啊,指望他給南方軍隊撥付軍費,那是緣木求魚。”

熊成基接過皮包,嘆了口氣,向碼頭方向看了一眼,說道:“我也想快些去武漢,可是瞧著碼頭上的架勢,最近幾日是沒有船去武漢的。”

“將軍先生,如果您急著去武漢,或許我可以為您效勞。”有人在熊成基身後說了幾句。

熊成基扭頭一看,那說話的是個洋人,身後還跟著兩個西裝革履的華人。

“我叫莫理循,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對於貴國的革命事業,我一向是贊成的,在我看來,改良主義是拯救不了你們的國家的,只有革命,只有激烈的革命才能使這個國家獲得新生,所以,對於革命軍人,我非常願意交往。”不待熊成基開口詢問,那洋人就主動做了自我介紹。

“原來是莫先生,失禮失禮。”

熊成基與莫理循握了握手,打量了眼站在莫理循身後的謝纘泰和馮如,目光轉回,對莫理循說道:“我們革命軍人也希望與外國友人建立良好關係,更希望外國人能夠平等的與我們交往,對於新聞界,我們革命軍政府一向禮遇有加,如果外國記者都能公正的報道中國革命,那麼我們的革命事業將為更多國際友人理解。其實,鄙人以前也曾辦過報紙,雖然不久之後就被偽清朝廷查封了,但我確實做過一段日子的記者,所以,我們可以算得上是同行。”

莫理循職業般的微笑著,將自己的名片遞了過去,說道:“作為澳大利亞人,我有權享受大英帝國國民待遇,南京英國領事是我的熟人,我們曾一起打過板球,對於我的請求,他會盡量滿足,據我所知,現在有一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