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隱蔽的歷史 作者:敏兒不覺

是由姑姑安排到孝文帝身邊的。先為皇后的是妹妹。太和十七年,馮太后終喪禮後被冊封為皇后。後來,她的異母姐姐進宮,被冊封為昭儀,與其爭寵。這位皇后本性雖不忌妒,但也時有愧恨之色。馮昭儀又在孝文帝面前百般構毀她,枕邊風最硬,馮皇后被廢為庶人,罰去寺廟為尼姑,後又被賜死,史稱廢皇后馮氏。

馮昭儀的母親出身微賤,因而入宮要略晚於其妹。史載:“後有姿媚,偏見寵幸。”孝文帝南征頻頻,馮後不甘寂寞,與中官高菩薩通姦(不知此位大太監是未閹割乾淨還是別的原因,竟然能和皇后私通),聞知孝文帝在汝南病重,更加公然不諱地與高菩薩宣淫。後被人告發,孝文帝聽說後駭愕至極。孝文帝回洛陽後,把相關當事人押在一起拘審,具得通姦情狀。馮後自己陳說淫亂本末時,孝文帝只留一個衛士在旁,又用棉絮塞住衛士耳朵,所以,馮後說的話自古至今天下只有她和孝文帝兩個人知道。

接著,孝文帝又喚彭城王、北海王入座,說:“昔是汝嫂,今為路人,但入勿避!”天性極孝的孝文帝思念祖母恩德,沒有忍心馬上明令廢掉馮皇后的封號,待他臨終之時,才囑託兩個兄弟賜死馮後。馮後不肯服毒,兩個王爺揪住她強把毒藥灌進嘴裡。諡為幽皇后。

歷史總是在關鍵時刻顯示出其黑色幽默。道武帝拓跋珪起,子貴母死,已經成了魏王朝不可變更的“祖制”,每個皇帝即位後,只能上尊諡來憶念他的生母,不可能有承歡膝下,共享天年的機會。惟獨胡太后在親生兒子元詡立為太子後,僥倖逃過被殺的命運,並最終國權在手,號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發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最擔心、一直設法避免的事情:主少母壯,驕淫自恣,又好又大的赫赫魏國,最終實際上亡於胡太后之手。

世宗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之子。由於皇叔元禧叛逆一事,對拓跋姓(元姓)皇族很不信任,對舅舅高肇言聽計從。高肇又娶世宗的姑姑高平公主為妻,弟弟高偃的女兒又得為世宗皇后,一時間權傾內外。高肇大結朋黨,接連誣陷北海王元詳和清河王元懌謀逆並加以殺害,又挑撥宣武帝嚴防諸位王族,重兵防守,如同囚禁。又秘派宮人毒殺順皇后於氏,接著令醫官不予於氏三歲的兒子治病,使得小王子夭折。由是朝野之人對他都又恨又怕。為了樹立威儀,延昌三年(514)高肇親率大軍征伐蜀地。

胡太后本是河州刺史胡國珍之女,十幾歲時選入宮中。胡後的姑姑是個職業尼姑,很會講論佛經,世宗初年進入宮中服務,幾年內她和宮內的中官和嬪妃打得火熱,並拜託他們向皇帝進言自己侄女美麗聰明。世宗得知後,把這伶俐聰俊的小姑娘召入內庭,封為承華世婦。根據魏朝太子貴母死的舊制,宮內的嬪妃們都暗中祈願自己生諸王、公主,都不願生太子。偏偏胡氏膽識不凡,她常常對旁人講:“天子怎麼能沒有繼承人呢,我不怕自己死掉,也要為皇上的冢嗣著想,最好能生太子。”

她懷孕後,周圍人都勸她想辦法使孩子流產,免得生下太子被殺掉。由於世宗和皇后於氏僅有的兒子已夭折,胡氏所生如果是男孩的話肯定能當太子,她不僅不懼怕,反而在夜深人靜時對佛發誓:“希望自己能生下皇子,即使由此身死,在所不辭!”果然,胡氏生下皇子,進封為充華嬪。由於世宗的兒子們大多生下來不久就被高肇或他的侄女高皇后想方設法弄死,皇帝又覺自己年歲漸長,對惟一的皇子慎加保護,他親自選擇良善之人給兒子當乳母和保姆,別選宮殿專門養育,嚴禁皇后和胡氏去探視。

延昌四年,世宗病死,時年三十三。大臣崔光、於忠、王顯等急忙年近立六歲的元詡為帝。高皇后忙與左右計議,要把小皇帝的生母胡氏殺掉。崔光、於忠等人知道訊息後,馬上派人把胡貴嬪安置到高太后找不到的地方,派兵嚴加守衛,由此胡貴嬪心中十分感激崔光等人。

由於高肇擁重兵在外,崔光等大臣假借高太后的名義,任命高肇錄尚書事,小皇帝也寫信稱名向高肇告哀,懇請他率軍回朝。高肇畢竟還沒有資格做大陰謀家,聽到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世宗崩逝,只知朝夕哭泣,沒有任何計議和應變的準備,回來的路上因為哀痛憂恐掉了不少斤兩,憔悴焦灼,趨至太極殿大哭。高陽王元雍與於忠等人密謀,埋伏十幾個壯士在殿外。高肇舉哀禮畢,被引入到中書省一間房內,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大漢一擁而上,把他活活掐死。然後以皇帝名義下詔宣示高肇罪惡,並稱其已自盡,削除一切職爵,黃昏時分把他的屍體從宮中運糞的偏門送回家中。

除掉高肇後,大臣們尊胡貴嬪為皇太妃,又廢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