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4)

細闡明這些不同因素,即一般的遺傳的人類氣質、種族的變異和文化沿革,在社會等級、職業和謀生能力等條件下,相互抑制和促進的情況,誰就能夠補充馬克思主義,使它成為一門真正的社會科學。

因為社會學實際上探討的是人們的社會行為,它只能是應用心理學。嚴格地說只有兩門科學:一門是心理學,包括純粹的和應用的兩種;另一門是自然科學。

關於經濟關係具有重大的深遠影響這一最新發現,具有一種誘惑力,即教導人們不要把經濟關係的變革消極地留給歷史發展過程本身,而是應當透過革命行動去親自實行這些變革。當理論上的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表現為俄國的布林什維主義時,它獲得了一種宇宙觀的力量和自足的、排他的特點。

但是同時,它也產生了與它正在反對的東西的某種不可思議的相似性。

雖然馬克思主義在運用中最初是科學的一部分,並且是以科學和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但它卻製造了對思

①這一時期,弗洛伊德經常想到“文明過程”這個觀念。在《文明及其缺憾》中,他好幾次談到它;在《戰爭的原因》中又再次提到它。而這個觀念與另一個已產生很長時間的觀念具有密切關係。那個觀念是關於作為有機物發展過程的抑制的假說。在《文明及其缺憾》第四章開頭和結尾的兩段長腳註中,弗洛伊德對這一點作了充分說明。——英譯註。

想的限制,而且正像宗教過去所做過的那樣冷酷無情。

對馬克思主義的任何批評性考察都遭到禁止,對它的正確性提出質疑即被宣佈為異端邪說,而它採用的方式與天主教教會曾採用過的方式如出一轍。馬克思的著作取代聖經和古蘭經而成為啟示的本源,雖然比起過去的宗教書籍來,它們之中的矛盾和晦澀之處看來亦不相伯仲。

雖然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已經無情地清洗了所有的唯心主義體系和幻想,然而它自己卻又形成了種種幻想,它們同較早的幻想一樣,也存著不少問題並難以被證實。

它希望經過幾代人的時間就改變人類的性質,使人們在新的社會制度中幾乎是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起,並將完全自覺地承擔起勞動的職責。

與此同時,它把那些在社會中是必不可少的各種本能性限制轉移到其它地方;把威脅到所有人類團體的攻擊性傾向轉向它的外部,並把它的基礎建築在窮人對富人的仇恨、至今無權力者對昔日統治者的仇恨之上。

但是,像這樣去改進人類的性質是完全辦不到的。只要新的制度不完善並面臨來自外部的威脅。

那種推動著大量群眾追隨布林什維克的煽動的熱情,就不會確信今後這種新制度將完全建立起來,社會將擺脫危險。

與宗教所採取的方式毫無二致,布林什維主義也不得不向人們許願一個更為美好的未來,那時人們的一切需要都將如願以償,以此來補償它的信徒們今天所蒙受的痛苦和匱乏。

而且,這種天堂將在此生、在地球上建立,並在可能預見到的時期內成為現實。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猶太人——它的宗教並不重視來世——也期望彌賽亞①降臨到地球上;在基督教的中世紀,人們多少次地相信上帝的王國即將來臨。

當然,布林什維主義會回答這些反對意見。它將會說:只要人們的性質尚未改變,就有必要運用今天這些方法來影響他們。不實行強制教育,不禁止思想自由,不動用武力甚至殺戮是行不通的。

如果不在人們身上喚起那些幻想,他們就可能不會接受這些強制。

也許有人會很有禮貌地問我們:你們認為怎樣管理才好呢?

這種要求將擊敗我們。

我無法提供建議。

我應該承認,是這種試驗的那種狀況,使我以及類似於我的那些人不敢贊成這種試驗。但我們並不是唯一的關心者。有一些活動家,當他們處於有利於實現其意圖的地位上時,其信仰不可動搖,不會產生疑慮,沒有對他人痛苦的感受。

正是這種人,使得建立新制度的驚人實驗目前正在俄羅斯實際進行著。當著很多國家都宣佈他們將僅僅從保持基督教的虔敬中期待拯救時,俄羅斯的革命儘管在細節方面令人討厭,卻似乎仍不失為一種關於更美好的前景的啟示。

遺憾的是,無論是我們的懷疑還是另一方的狂熱信仰,都沒有說明這個實驗的結局將會怎樣。這個試驗的未來將會告訴我們;它可能會表明,這個實驗進行得過早了;只有到新的各種發現增強了我們對自然界力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